伊隆·马斯克的xAI 于 2025 年 7 月中旬发布了其新的 AI“Companions”,其反响立竿见影。这款产品的推出,尤其是名为“Ani”的性感动漫形象,在科技圈和加密货币圈都掀起了轩然大波。尽管这场争议占据了新闻头条,但它对市场的实际影响,对于一个单一的 memecoin 来说,只是昙花一现,并带有投机性质,而成熟的 AI 加密货币领域基本未受影响。
Ani 可供“Super Grok”订阅者使用设计调情聊天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升级为NSFW模式,包括暴露的服装和更具暗示性的对话。这是xAI的竞争对手,例如OpenAI和谷歌,不愿尝试的,因为他们担心声誉受损。
不出所料,批评声浪迅速而尖锐。美国国家性剥削中心等机构猛烈抨击该聊天机器人“幼稚”的设计,并警告称其可能使有害行为正常化。
更糟糕的是,即使应用程序切换到“儿童模式”,Ani 和男性头像“Valentine”仍然可用。这番言论引发强烈反响,马斯克也因此做出了一个“损害控制承诺”——据称,一款适合儿童使用的“Baby Grok”即将推出。
当科技界苦苦思索伦理问题时,加密货币市场也上演了一出意料之外的闹剧。Solana 区块链上的一种名为“Ani”的 memecoin 凭空出现,乘着炒作的浪潮。它一路飙升,然后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崩盘,与 xAI 或马斯克并无实际关联。
远离社交媒体的喧嚣,严肃的、实用型的人工智能代币市场讲述着一个重实质轻表面的故事。对于去中心化人工智能 (DeAI) 领域的顶尖项目而言,市场价值源于技术突破、战略并购和真正的用例,而非最新的“马斯克效应”。
三位重量级人物——Fetch.ai(FET)、SingularityNET (AGIX) 和 Ocean Protocol 于 2024 年中期强强联手,成立了人工智能超级联盟 (ASI)。他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的平台,挑战大型科技公司对人工智能的垄断。此次合并将 Fetch.ai 的自主代理、SingularityNET 的人工智能市场以及 Ocean 的安全数据协议融合成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所有这些都由新的 ASI 代币提供支持。
然后是Bittensor(TAO)正在构建一个相当于机器智能的开源市场。它采用巧妙的“智能证明”系统,奖励全球开发者为专业网络中的人工智能模型做出贡献并进行改进。TAO代币是该系统的命脉,用于支付服务费用、奖励贡献者,并赋予持有者对其未来的发言权。
AI 非常耗电,需要强大的 GPU 来执行 3D 图形等任务。Render (RNDR) 正视了这一问题。它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将需要处理能力的人们与全球闲置 GPU 网络连接起来,从而为中心化云农场提供了一种更经济、更可扩展的替代方案。RNDR 代币只是用于买卖这种能力的货币。
怀着成为“世界计算机”的宏伟目标,互联网计算机(ICP)提供了一个去中心化的云平台,AI 模型可以在区块链上,通过名为“罐子”的强大智能合约直接运行。这种设计使 AI 应用真正变得势不可挡,并且不受企业或政府的审查。
如果区块链是杂乱无章的图书馆,图表(GRT)是卡片目录。它是索引和组织区块链数据以便轻松查询的重要协议。虽然它本身并非人工智能,但它提供了所有人工智能模型学习所需的干净、结构化数据,使其成为 Web3 世界中无数人工智能应用的关键支撑支柱。
尽管人工智能加密领域前景光明,但它本身就是一个雷区。两种被炒作的技术碰撞,为疯狂的投机、操纵以及那些流于营销而非实质的项目创造了完美的条件。
价格可能仅仅因为传言和炒作就大幅波动。“人工智能”的标签被贴在那些技术薄弱的项目上,这种被称为“人工智能洗白”的伎俩只会吹大注定会破裂的泡沫,让许多投资者损失惨重。
这些项目在技术上也雄心勃勃,这意味着有更多机会被攻破。黑客喜欢复杂的新目标,而某些人工智能系统不透明的“黑匣子”特性使其难以被信任。即使是人工智能驱动的交易机器人也可能被变成哄抬股价的工具。
然后是政府。监管机构正从两方面施压,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等法规针对人工智能,而MiCA等框架则针对加密货币。这形成了监管钳形攻势,这些项目必须设法应对。
围绕 xAI 的‘Ani’机器人和模仿者 memecoin 的噪音最终是一种干扰。伊隆·马斯克将继续搅动局势并造成短期市场混乱,但分散式人工智能的未来将由解决棘手的现实问题的项目塑造。
真正的斗争并非围绕聊天机器人个性展开,而是一场争夺谁能掌控智能未来的根本之战。ASI Alliance、Bittensor 和 Render 等项目正在对科技巨头的集中式帝国发起有力挑战。然而,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技术陷阱和监管障碍。
对于任何敢于冒险的人来说,挑战都是显而易见的:学会区分革命和马戏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