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已从加密交易工具演进为基础设施,引发的核心讨论聚焦于其具体用例及超越传统法定货币的能力。最自然的切入点是将其视为全新的支付基础设施,评估其潜在收益,如即时、7×24小时结算,特别是在跨境支付与汇款场景中的价值。
尽管在现有支付生态中已存在明确机会,但稳定币更被赋予了推动全球借贷与资本市场现代化、自动化的变革使命。
稳定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同时位于三大巨量市场的交汇点:支付、借贷与资本市场。
随着稳定币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它可能成为新兴跨境借贷及全球信贷体系的基石:借助智能合约,连接全球资金方与需求方,并将贷款协议的整个生命周期自动化。
虽然将稳定币作为“可编程货币”融入主流金融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底层的智能合约基础设施已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态中公开部署、实战检验并持续扩容。凭借区块链的公开可验证特性,我们能够观察并追踪通过智能合约发放、以稳定币计价的贷款规模与表现。过去五年里,稳定币计价贷款累计超6,700亿美元,且逐年显著增长。

都说支付的尽头是借贷,那么以区块链和智能合约为底座的稳定币,其“可编程货币”的潜力,对借贷模式的革新,以及对全球信贷可及性的提升极具吸引力。
如果说之前的链上借贷更多适合于加密货币交易场景,那么随着稳定币立法的推进,链上借贷正逐步嵌入现实金融支付场景。Visa最近官宣其Visa Direct推出用稳定币进行Prefunding的业务便是最佳佐证。Visa同时发布了一篇研报,探索稳定币在接入基于智能合约的借贷协议后如何重塑全球借贷生态——使其更加透明、高效且触手可及。
这也是我们近期积极探索的方向,无论是面向消费者的全球消费金融场景,还是面向企业的跨境供应链金融场景。在这些探索中,我们发现全球南方市场对借贷的需求远未得到满足。同时,稳定币支付通道能为这些需求提供极大便利,或许一个融合金融支付、实现普惠金融的链上未来即将呈现在我们眼前。
“真正的革命不在于电子的货币,而在于电子的信任。”——Dee Hock,Visa创始人
链上借贷是加密生态的重要应用场景,无论链上还是链下,都成功找到了强大的产品与市场契合点。链上借贷是构建数字资产金融生态的重要一环,是链上金融的一个子集:由稳定币驱动、7×24小时自动运行且始终开放的全球信贷市场。
链上借贷通过使用智能合约来替代传统金融机构、自动完成金融中介,从而完全重构金融服务。允许用户通过抵押资产获得流动性,从而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进行部署,以及在链上和链下场所进行交易。
当与稳定币结合时,这些协议能够以自动执行、接近即时结算,以及无国界资金流动的方式实现新的借贷模式——本质上打造了一个永不关门的全球信贷市场。
链上稳定币借贷的运行方式如下:
出借人把稳定币(如USDC、USDT)存入由智能合约管理的借贷池,并据此获得存款利息。
智能合约自动完成传统贷款服务的全部流程:计算利率、实时监控抵押品价值、当抵押率低于要求阈值时执行清算,并向出借人分配收益。
借款人需提供抵押品(通常是加密资产或代币化的现实世界资产)方可获取资金,抵押品会被锁定在智能合约中。

提升资本市场效率
智能合约持续监控抵押品价值,并根据供需算法自动调整利率——资金利用率低时利率下降,流动性紧张时利率上升。
打造可获取的24×7信贷市场
这些全球市场从不关闭,自动运行,所有参与者都能看到透明定价。任何有互联网接入的人都可以无需中央机构许可地进行借贷。
提供可靠的价值锚
稳定币以法币计价保持稳定性,同时具备可编程货币的灵活性与效率,为借贷双方提供可信的计价和结算单位。
链上借贷从根本上改变了风险管理方式。传统借贷通常通过信用调查和合同条款来评估交易对手风险;链上借贷则通过自动清算来降低这类特定风险——协议无需信任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而是信任智能合约代码会强制执行贷款条款。
这并没有消除风险,而是将风险转化:
交易对手风险可借助智能合约管理;
技术风险成为关注重点。流动性提供者不再分析资产负债表,而是必须评估协议的安全审计、治理结构和数据源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