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作为投机工具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份新的行业报告显示,2025年标志着稳定币正式成为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核心的一年。
过去主要用于支持加密货币交易的稳定币,如今已发展为数万亿美元跨境支付的支柱,为传统货币网络提供了更快、更便宜且更透明的替代方案。
我们很高兴与大家分享我们的2025年加密货币状况报告。
今年的故事:加密行业的成熟——机构采用率不断提高、稳定币兴起、基础设施升级、消费者体验优化,以及期待已久的监管明确性。
阅读全文...pic.twitter.com/c8NESXnQE3
— 克里斯·迪克森(@cdixon)2025年10月22日
稳定币已迅速成长为链上经济的支柱。报告显示,过去一年稳定币的总交易额达到4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即使过滤掉自动或机器人驱动的交易,调整后的交易额仍高达9万亿美元,几乎相当于Visa年交易量的一半。

这种转变不仅限于技术层面,它标志着货币数字化的新阶段。稳定币现在被广泛用于个人和机构间的结算。只需不到一美分的成本,任何人都可以在一秒钟内将一美元汇往全球,相较于SWIFT或ACH等传统系统有了质的飞跃。
区块链的核心是由信息块组成的数字链,每条记录都独一无二并拥有独特的历史。篡改一条记录需要更改整个链条中的数百万条其他记录。区块链基于三大原则:去中心化、透明化和不可篡改。
PayPal、Shopify和Stripe等传统支付巨头纷纷将稳定币集成到其支付流程中,帮助商家实现更快结算和更低成本。
目前,稳定币总供应量已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Tether(USDT)和USD Coin(USDC)两大玩家占据总供应量的87%,继续主导市场。
仅在2025年9月,调整后的稳定币交易额就达到了1.25万亿美元,且与加密货币投机活动无关。这表明稳定币正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的支付场景。

以太坊和波场仍是稳定币结算领域的领先区块链,合计处理了约64%的交易量。然而,新兴区块链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它们提供更快、更便宜的转账服务,使稳定币比以往更具弹性和可扩展性。
最引人注目的数据是:超过1%的美元以代币化的稳定币形式存在。稳定币发行方共持有超过15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使其成为美国国债第17大持有者,甚至超过了一些主权国家。
讽刺的是,尽管外国央行减持美国国债,稳定币却反向增持。几乎所有现有稳定币(超过99%)均以美元计价,这进一步巩固了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
尽管全球对美国债务的需求有所减弱,但稳定币正在创造新的美国国债需求来源。这一动态可能会重塑国际金融格局,美国不再完全依赖外国政府,而是通过遍布全球的去中心化数字美元持有者网络间接为其债务融资。

此外,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稳定币已成为汇款和储蓄的重要工具,为数百万人提供了通往稳定美元经济的首个可靠入口。
经过多年的不确定性,各国政府开始认可稳定币作为金融体系内的合法工具。美国《稳定币法案》(GENIUS Act)等监管框架为发行人和托管人制定了更清晰的规则,降低了系统性风险并增强了机构信心。

这种清晰的监管环境促使Circle等主要参与者规范运营,并推动传统金融机构进入稳定币市场,标志着一个结合区块链透明度与传统金融监管的新时代的开端。
甚至连对私人数字货币持谨慎态度的中央银行也开始研究稳定币模型,以指导自己的数字货币实验。尽管央行数字货币(CBDC)进展缓慢,但私营部门的稳定币网络已在大规模运作。
行业分析师预测,到2030年,稳定币的总价值可能增长十倍,流通量超过3万亿美元。这种增长将主要来自现实世界的应用,包括国际结算、企业间转账、消费者支付以及储蓄工具。
稳定币实现了许多数字资产项目未能兑现的目标:大规模采用。它们弥合了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网络之间的差距,提供了区块链的效率,同时避免了加密市场的波动性。
随着2025年接近尾声,稳定币成为区块链技术实现日常效用的最佳例证。对于全球数十亿人来说,它们代表着货币首次真正实现无国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