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爆炸式增长、监管逐步清晰化以及机构采用的推动下,稳定币生态系统已迅速崛起为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最新研究预测,到2025年中期,稳定币的市值将飙升至2780亿美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89%至128%。
市场分析这一显著增长得益于Tether(USDT)占据62%的市场份额,同时Circle的快速扩张也为其稳定币USDC赢得了广泛认可。据数据显示,USDC的流通供应量已达到650亿美元。此外,美国于2025年7月通过的《GENIUS法案》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该法案通过建立联邦稳定币发行框架,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近日,Coinbase与万事达卡联合宣布对总部位于伦敦的稳定币基础设施公司BVNK进行战略性收购,这一举动标志着行业进入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根据Tecronet报告,BVNK的平台允许企业利用稳定币开展跨境支付、客户交易和全球资金管理,其年化稳定币交易量高达120亿美元。此次收购不仅体现了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加速融合,还表明了传统金融机构正积极寻求将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整合到现有基础设施中。
对于Coinbase而言,此举扩展了其企业级支付能力;而万事达卡则希望通过此举巩固其在快速发展的数字支付市场中的地位。
此次收购的影响不仅限于企业战略层面。稳定币正逐渐成为数字支付的核心支柱,预计到2025年,其总交易额将超过40万亿美元,甚至超越Visa和万事达卡等传统支付系统。在拉丁美洲和亚洲等新兴市场,稳定币的应用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将其用于汇款、通胀对冲以及跨境贸易。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已向稳定币收益策略投入473亿美元,其中58.4%配置于借贷协议,26.8%配置于实际收益产品。
机构稳定币投资报告从宏观投资角度来看,稳定币生态系统呈现出三大关键机遇: 1. 基础设施整合:随着传统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采用稳定币平台,像BVNK这样的公司将成长为全球支付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2. 监管弹性:《GENIUS法案》提出的准备金要求和流动性缓冲机制,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从而促进长期稳定性。 3. DeFi协同效应:稳定币贡献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总锁定价值(TVL)的40%,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值将达到1236亿美元。它们在收益生成和流动性提供方面的作用将进一步扩大。
花旗集团预测,到2030年,稳定币发行量可能达到1.9万亿美元,若流通速度增加到50倍,交易量甚至可能触及100万亿美元大关。
花旗集团分析这一发展轨迹的实现有赖于持续的监管支持、技术创新(如全链流动性解决方案)以及机构参与的深化。Coinbase与万事达卡对BVNK的收购不仅是对当前趋势的确认,更预示着一个以实用性为核心的采用阶段的到来——在这个阶段,稳定币将不再被视为投机资产,而是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础工具。
总体来看,稳定币生态系统正在从早期的小众实验迈向主流整合。对BVNK的战略性收购凸显了行业的成熟度,以及传统金融体系与数字金融体系之间日益增强的相互依存关系。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一事件开启了一个独特的窗口,可以借此机会把握基础设施创新、监管利好的东风,并见证全球支付轨道的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