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货币监理署正式发布了针对银行如何提供加密货币托管服务的新规,明确指导金融机构在不违反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开展相关业务。
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任期内,这些监管机构于本周一发表联合声明,详细阐述了传统银行应如何管理客户的加密货币资产。
根据 Cryptopolitan 审查的声明内容,这些新规定取代了此前对银行进入加密市场的严格限制与警告措施。
今年4月,监管机构撤回了有关加密货币风险的指导意见,并取消了2022年的一项规定,该规定曾要求银行在从事任何加密货币活动前需提前通知监管机构。
未来,加密货币业务将作为日常监管的一部分,与其他银行业务一样接受审查。监管机构强调,任何涉足加密货币托管业务的银行都必须充分了解其业务范围,并建立相应的系统以应对潜在风险。
声明指出,托管加密货币意味着控制用于访问这些资产的加密密钥,且这种控制必须符合所有相关法律和法规。
银行在推出托管服务之前,需要评估其与整体风险状况和战略的契合度,熟悉相关技术,紧跟行业惯例,并为突发情况做好准备。
联合声明表示:“有效的风险评估应基于银行的战略方向和商业模式,综合考虑其核心金融风险等因素。”
从高管到IT人员,所有员工都必须接受培训并掌握运营加密货币托管服务所需的知识。此外,银行各部门需要具备“充足的运营能力和适当的控制措施”,以确保业务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指南还要求银行制定应急计划,以应对系统崩溃或加密货币托管流程失败的情况。这一要求从服务启动的第一天起就必须纳入银行的运营框架中。监管机构强调,该框架应足够灵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加密货币市场环境。
银行可以选择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处理加密货币托管,例如分托管机构或技术提供商。但声明明确表示,银行仍需对客户资产的安全性负全责。
监管机构指出:“根据客户协议中的条款和条件,银行需对其分托管机构的行为负责。”
这一责任涵盖多个方面,包括加密资产的安全性以及分托管机构的技术运作方式。即使第三方承担了大部分工作,银行也有义务进行尽职调查。
银行需要检查密钥的创建、存储和删除流程,并确认分托管机构采取了足够的安全措施。同时,还需评估如果分托管机构破产或遭遇运营问题,客户资产可能面临的风险。
对于选择内部托管但依赖第三方技术支持的银行,监管机构也提出了风险管理要求。无论使用何种软件或硬件,银行都需要全面评估其潜在风险。
声明补充道:“有效的风险管理通常需要权衡购买第三方软件或硬件的风险,以及将其作为服务维护的风险。”
审计也被列为必要环节。监管机构要求银行为其加密货币托管业务制定专门的审计程序,涵盖密钥生成、存储、删除流程以及IT系统的安全性。
如果银行内部缺乏相关审计专业知识,管理层应引入独立的外部资源来评估加密资产的托管操作。
KEY 差异线帮助加密货币品牌快速突破并占据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