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WLFI 到 Pumpfun 再到 Plasma,牛市中的 IDO 公售一场比一场火热。
继 Pumpfun 引爆市场之后,近期最受瞩目的项目无疑是 Plasma。这一由稳定币巨头 Tether 和硅谷传奇投资人 Peter Thiel 联合投资的新型稳定币专用区块链,在短短两个月内便完成了约 2750 万美元融资,估值飙升至 5 亿美元。
在公开发售启动前,Plasma 团队发布了一套严谨而清晰的参与规则。用户若想参与 XPL 的公开发售,必须首先将 USDT、USDC、DAI 或 USDS 这些稳定币存入以太坊主网上的官方金库(Plasma Vault)。存款越早、时间越长,账户累计的「单位值」越多,从而决定发售时可购买的 XPL 数量。
正因如此,官方开放治理代币 XPL 配额后,首批 5 亿美元额度仅几分钟就被抢光,新增的 5 亿美元存款上限也于 30 分钟内售罄。更有大户为了抢占名额,直接在以太坊主网上花费十万美元手续费抢通道。
那么,Plasma 究竟有何独特之处?
Plasma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创新架构设计:将比特币主网作为最终结算层,继承了 UTXO 模型的安全性,同时在执行层完全兼容以太坊虚拟机(EVM),确保智能合约无缝迁移。此外,Plasma 链上的所有交易均可使用 USDT 支付 gas 费,且普通 USDT 转账完全免费。
Plasma 的另一大亮点是其原生隐私功能和比特币流动性支持。链上交易默认公开,但用户可以通过简单勾选隐藏地址和金额信息,并在需要时选择性披露。通过无许可桥接技术,Plasma 将 BTC 引入链上,结合 Tether 自身的美元深度池,实现低滑点兑换与 BTC 抵押稳定币借贷。
尽管 Plasma 对 USDT 转账提供零手续费,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收入来源。Plasma 采用了独特的双层计费模式,将交易按复杂度和优先级分为两类:
此外,Plasma 还通过资产跨链、托管服务收取微额手续费,形成了自我造血能力。据保守估算,Plasma 若成功承接大多数当前运行在波场和以太坊上的 USDT 流量,每年可为 Tether 带来至少 10 亿美元收入。
更重要的是,Plasma 让 Tether 掌握了更多话语权。过去,Tether 必须依赖以太坊和波场,如今借助 Plasma,Tether 将 USDT 清算货币场景与 BTC 储备资产整合,构建了一个统一清算层。这不仅提升了转账效率,还让 Tether 在网络中拥有了更大的定价权。
随着公开发售日期临近,Plasma 团队公布了详细的参与规则:
存入的稳定币将通过白名单做市商在以太坊主网上 1:1 兑换为 USDT,再借助 LayerZero 跨链桥技术安全转移到 Plasma 网络,存储为 USD₮ 0。主网 Beta 阶段启动后,用户可提取本金及期间积累的所有收益,提现过程透明迅速,通常不超过 48 小时。
此次公售使用的金库设施由 Veda 提供,目前已管理资产超过 26 亿美元。所有合约均通过 Spearbit 与 Zellic 等顶尖安全审计机构的严格审计,进一步确保资金安全。
随着公开发售日期临近,Plasma 此次 IDO 有望再次点燃市场热情。多数参与者相信,Plasma 将在未来直接挑战波场,成为新的「稳定币公链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