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y,好币网
当地时间7月5日,埃隆·马斯克宣布成立一个独立于共和党和民主党之外的新政党——“美国党”。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宣布建党前,马斯克连日发布多条帖文,批评“大而美”法案是“极其疯狂且具破坏性”的政策,并明确表示,如果该法案通过,他将立即成立新政党。
对此,特朗普公开回应称,马斯克之所以不满,是因为该法案取消了对电动汽车消费者的税收抵免。特朗普甚至在7月1日威胁称,可能会考虑将马斯克驱逐出境。
回顾两人关系,马斯克与特朗普曾在去年总统竞选中结盟。马斯克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支持特朗普当选,并在其上任后实际领导了“政府效率部”,试图削减政府开支,打造更精简、高效的政府。然而,今年5月,两人彻底决裂。
这场决裂背后,既有政策利益冲突,也有权力博弈和意识形态分歧。如今,马斯克选择建立第三党,无疑是意识到现有体制无法承载他的政治理想。
为何走向建党?
最初,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合作是一场互惠互利的利益交换。马斯克希望通过国家权力推动其削减政府支出、重塑政府效率的政治理想,而特朗普则借助马斯克的资源争取科技界选票。
特朗普上台后,马斯克被任命为“政府效率部”的实际负责人,尽管对外身份仅为特约顾问。该部门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削减冗余预算、重组行政结构以及用技术替代低效人力。
然而,这些改革遭到了联邦政府内部的强烈反对,公众争议不断,甚至引发多起诉讼。5月30日,马斯克宣布退出政府效率部。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矛盾最终因“大而美”法案达到顶点。该法案取消了对新能源车的税收抵免,马斯克认为这是对特斯拉等新兴产业的“精英惩罚”,并多次公开反对。特朗普则指责马斯克“贪婪又忘恩负义”,甚至威胁要驱逐他。
至此,这位科技精英与民粹领袖的政治同盟彻底破裂。
面对现有体制的局限性,马斯克意识到,只有摆脱依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于是,建立一个独立的第三党成为他的新选择。
技术加速主义的政治理想
马斯克从来不是一个典型的商人。无论是造火箭、造车,还是开发脑机接口和收购社交平台,他的所有行动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理念展开:技术驱动未来,政府变小,人类变得自由。
他对“大政府”深感不信任,痛恨繁复的监管、臃肿的预算和低效的行政系统。他认为,技术完全可以承担大部分治理功能,例如AI裁员、自动化流程管理、区块链透明审计等,从而降低成本并减少腐败风险。
马斯克的理想是一种“科技理性统治”——政府应像一家高效公司一样运转,官僚系统被精简,公民拥有更多自主权力,这一切都由技术和工程师的计算实现。
在他看来,现有的两党体制是一台妥协机器,永远为利益集团服务,不可能真正推动系统升级。两党之间的对立,本质上是在掩盖他们共同守护的旧秩序。
因此,马斯克建党并非为了成为另一个政治人物,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政党,将技术治国的理念嵌入国家运作体系中,甚至最终取消“政党”这种形态本身。
目前,马斯克拥有许多资源支持其发起第三党,包括社交媒体平台X(原推特)、庞大的粉丝群体以及巨额财富和技术实力。然而,建立一个有影响力的政党与构建科技商业帝国有着本质区别。
马斯克的公众形象充满矛盾:他既是天才工程师,也是情绪化的社交平台“疯子”;他支持言论自由,却封禁记者账号;他的政治理念未成体系,夹杂着明显的个人情绪。这些混乱削弱了他在主流中产与中立选民心中的可信度。
马斯克离建党还有多远?
美国的政治体制对第三党极为不友好,各州选票制度、总统选举人团机制以及政党补贴、媒体资源分配等都严重倾向两大党。
《华盛顿邮报》指出,“美国党”或任何新成立政党想要动摇美国沿袭已久的政治架构,都将面临重重障碍。
马斯克尚未正式发布完整的政党纲领,但根据他的发言,“美国党”计划在明年的中期选举中聚焦于“仅仅2或3个参议院席位和8到10个众议院选区”。
选举专家布雷特·卡普尔表示,尽管马斯克可能在某些州推动少数候选人进入选票,但建立一个全新的全国性政党可能需要数年时间,绝无可能在2026年中期选举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