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制造商富士康发布第二季度营收报告,同比增长15.82%,创下历史新高。
随着科技公司加大对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芯片及其他支持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后端设备投入,市场对富士康制造能力的需求显著增长,从而推动了其收入激增。
台湾电子巨头富士康(正式名称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周六公布了创纪录的第二季度营收。得益于市场对人工智能(AI)和云计算产品需求的增长,公司营收表现强劲。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制造商,也是苹果公司iPhone手机的主要组装商。该公司第二季度营收达1.797万亿新台币(约合552亿美元),同比增长15.82%。
这一数字超出市场预期,超过了伦敦证券交易所 SmartEstimate 预测的1.7896万亿新台币。
富士康的云计算和网络部门为英伟达等主要人工智能公司提供服务,该部门实现了显著增长。而包括苹果iPhone在内的智能消费电子产品的销售额同比表现“持平”。
此外,富士康6月份单月营收为5402.37亿新台币,同比增长10.09%,创下当月营收历史新高。
尽管未提供具体数字预测,但富士康表示,预计第三季度相较2025年第一季度和2024年第二季度将实现进一步增长。
尽管业绩亮眼,富士康强调,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需保持高度警惕。
公司特别指出:“全球政治和经济状况以及汇率变化的影响需要持续密切关注。”虽然未透露更多细节,但外部风险可能对其未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富士康的谨慎表态是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发出贸易紧张威胁之后作出的。特朗普宣布已向12个国家发出信函,详细说明对这些国家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征收关税的提议。
据报道,这些“要么接受,要么放弃”的提议将于周一发出。尽管尚未点名具体国家,但此举可能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并对依赖复杂跨境供应链的企业如富士康带来潜在冲击。
中美贸易关系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即使近期达成部分协议,两国在出口限制问题上的分歧依然存在。一旦关系破裂或贸易政策发生转变,可能对富士康的商业模式产生连锁反应。
与此同时,汇率波动也成为富士康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汇率变动已对公司的智能电子部门产生影响,持续波动可能会侵蚀利润率或使其国际业务成本管理更加复杂。
富士康的股价在2023年曾大幅上涨76%,明显优于台湾大盘指数的28.5%涨幅。然而,截至2025年,该股已下跌12.5%。
周五,富士康股价在收入公布前收盘下跌1.83%,而台湾加权指数 (TWII) 下跌0.73%。
富士康计划于8月14日发布完整的第二季度收益报告。
您的加密货币新闻值得关注 -KEY 差异线带你进入250多个热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