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世界中,去中心化金融(DeFi)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商业模式变革。随着越来越多的DeFi项目开始发行代币,项目估值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估值的核心离不开其商业模式的创新与优化。
为什么DeFi巨头们都在发行稳定币?
近期,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几乎所有主要的DeFi协议都开始推出自己的稳定币。例如,Aave推出了GHO,Curve上线了crvUSD,这些老牌项目的动作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答案隐藏在DeFi商业模式的演进之中。
传统银行业的竞争逻辑相对简单——依赖监管牌照和用户转换成本构建护城河。银行需要监管许可才能运营,这种天然壁垒限制了竞争者的数量;同时,用户更换银行的成本较高,包括资金迁移的复杂性和手续办理的时间成本。
然而,DeFi的竞争环境完全不同。它像一片开放的大草原,没有围墙,也没有护城河。所有代码都是开源的,今天的创新产品可能明天就被复制粘贴。
DeFi协议必须在十个维度上展开竞争:流动性、信任、回报、交易费用、可用性、用户体验、可组合性、资本效率、可扩展性和专业化。其中,流动性是最关键的竞争要素。
代表项目:Uniswap、dYdX 评分:2分
撮合者模式类似于媒婆的角色,连接流动性提供者和需要服务的用户。这是最广为人知的模式,但也存在明显问题:为了吸引流动性提供者(LP),协议必须让出大部分费用。
以dYdX为例,它为流动性提供者和交易者搭建桥梁,提供现货交易、永续合约等服务。但该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数据显示,自2021年起,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交易费用占交易量的比例持续下降。例如,Uniswap的费率从最初的30个基点降至5个基点,再降到1个基点,费用效率下降了近50%。
代表项目:MakerDAO(现Sky Finance)、Lido 评分:3.5-4分
这类协议更聪明:它们不直接争夺用户的资金,而是让用户将资产投资到协议中,从而获得更好的回报。
这种模式极具盈利能力,原因在于:
然而,最大的成本在于获客成本——如何让用户接受这些衍生代币,并让其他DeFi项目接纳并使用它们。一旦形成网络效应,就能建立强大的进入壁垒。
代表项目:Yearn、Convex 评分:2分
资产管理模式是将传统理财顾问的服务搬到链上,帮助用户将资金投资到不同协议中赚取收益,并收取管理费。
不过,这种模式的局限性非常明显:
尽管如此,Convex是一个例外,它通过战略性收购CRV代币建立了竞争护城河。
代表项目:Instadapp、DeFi Saver 评分:1分
这些协议为其他协议提供包装服务,增加便利功能。例如,为用户提供自动化工具或捆绑交易功能。
但这是四种模式中最弱的一种:
如今,顶级DeFi协议开始向混合商业模式进化,将撮合者模式与流动性服务模式相结合。
核心逻辑:既作为撮合人赚钱,又作为流动性提供者盈利。
以dYdX为例,假设它不仅是永续合约交易所,还发行了自己的稳定币:
好处显而易见:
让我们看看发行稳定币对协议估值的实际影响:
Aave的GHO:如果GHO供应量达到2.5亿美元,按2.1%利率计算,Aave每年将增加130万美元收入,增长近50%。
Curve的crvUSD:Curve能够将其流动性优势转化为收入优势。抵押品本身在AMM池中提供流动性,获得利息收入,池子可以设置更低交易费以抢夺市场份额。crvUSD白皮书发布后,Curve估值上涨近30%。
新协议要采用混合模式面临两大挑战:
这解释了为什么只有OG项目能成功转型,而像Hyperliquid这样的新项目选择不依赖VC投资,而是直接面向用户融资——因为流动性最重要,流动性来自人。
DeFi正在经历从简单收入模式到复杂生态系统的重大进化,就像互联网从静态网页进化到交互式应用。
可以确定的趋势:
对于错过DeFi Summer的投资者来说,现在正处于另一个历史时刻——DeFi商业模式的大变革期。理解这些变化,或许能帮助你抓住下一个机会。毕竟,DeFi本质上就是将传统金融搬到链上重新演绎,关键在于如何搭建更精妙的乐高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