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投资者在配置比特币投资规划时候,可能会对“BTC 雪球”和“累计期权(Accumulator,简称 AQ)产生疑问。这两种结构化产品听起来逻辑相似,到底哪个更适合我?如果您手上有 USDT,并希望配置比特币,但面对这些结构化产品,却不知道怎么选。别着急,本文将用轻松通俗的语言,帮你理解这两种常见的 BTC 结构化理财产品的结构逻辑、适合人群以及在不同行情下的表现。
1. 什么是 BTC 雪球(Snowball)?“雪球”是一种非保本的结构化理财产品,其名字形象地暗示了收益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简单来说,购买 BTC 雪球就像存了一笔会“长利息”的 USDT 定期,当 BTC 价格在约定范围内波动时,你可以不断“赚利息”;如果价格达到预设的敲出价(止盈价),产品会自动提前结束并结算收益,相当于帮你“敲出止盈”锁定收益。另一方面,为了控制风险,雪球也设置了敲入价(保护价):如果 BTC 价格跌破这个水平,产品将触发敲入事件,你的本金会按照初始约定价格转换成 BTC,从而“逢低被动买入”比特币。通俗类比的话,雪球有点像一个附带条件的高息存款:平时拿利息,市场下跌太狠时,逢低买入,本金转为 BTC;市场上涨太猛时,提前止盈锁定收益。
举个例子,假设当前 BTC 价格为$ 105, 000 ,某投资者用 USDT 买入一款看涨 BTC 的雪球产品,设定的止盈价为$ 120, 000 ,保护价为$ 90, 000 ,年化利率 10% ,期限 3 个月。在接下来的观察期内,将有可能有以下三个场景:
G2M比特币实时行情与区块链市场分析平台-好币网
G2M比特币实时行情与区块链市场分析平台-好币网
G2M比特币实时行情与区块链市场分析平台-好币网
这就是雪球的风险所在:极端单边下跌行情中,本金可能按初始较高价转换为 BTC,遭受一定损失。总体而言,雪球适合对行情有判断、想赚取较高利息收益,又能接受最坏情况下拿回比特币的投资者。
小结:雪球产品的核心特点在于“利息收盈”和“区间保护”。当 BTC 价格不上不下时,雪球能提供比普通存币更高的利息回报;当价格大涨时自动止盈保住收益;当价格大跌时投资者被动拿币,相当于高位被套币(这部分风险需要投资者有心理准备)。因此雪球适合风险偏中等、希望“赚收益”又不介意最终拿币的保守型投资者。
2. 什么是 BTC 累计期权(AQ,Accumulator)?“累计期权”(Accumulator,简称 AQ)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折价分批买币”的合约。它让你在一定期间内,按照预先约定的折价买入价(行使价)定期购买 BTC,无论市场价当时是多少。这有点像一个批发囤货协议:你和对手方(庄家)约定好“我愿意在未来 N 天里每天按$ 100, 000 买入一定数量的 BTC”,这个$ 100, 000 就是比当前市场价$ 105, 000 略低的折扣价。如果接下来 BTC 价格一直在敲出价(比如$ 115, 000)以下波动,你就可以每天按$ 100, 000 买进便宜 BTC,慢慢积累仓位。万一 BTC 涨得太猛,某天收盘价高于$ 115, 000 这个敲出价,合同就自动取消(敲出),后续买入停止——因为市场价都高过协议价了,便宜买入的机会结束。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逛商场碰到打折活动:价格在优惠区间内,就每天买一点囤货;要是价格猛涨超过折扣上限,活动就提前结束了。
但累计期权还有一个重要的机制:倍数买入(也叫双倍买入等)。意思是一旦 BTC 价格跌到你的折扣价之下,你非但不停买,还可以加倍买!这听起来疯狂,其实逻辑很直白——既然你看好 BTC,愿意在$ 100, 000 买入,那当市场跌到更低的$ 90, 000 时,等于打了更大的折扣,你就“得便宜多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