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苹果发布Vision Pro并高调喊出“空间计算时代正在来临”的口号。Vision Pro在设计上选择了与其他AR/VR产品有较大差异的路线,默认无需控制器。
如同当初iPhone在智能手机领域立足一般,苹果需要实现Vision Pro在AR/VR市场扎根的目的,芯片、生态与交互的升级缺一不可。Vision Pro的无控制器设计代表了苹果对未来交互方式的终极设想:一个摆脱硬件束缚、由手眼语音共同驱动的纯自然界面。但这套系统的理想与现实之间,还存在算力、延迟与生态成熟度的差距。
M5芯片打开了Vision Pro新的增长点
今年10月Vision Pro M5版正式发布,产品名、售价和外观等都没有太大变化。好消息是Vision Pro如今拥有超过100万款APP可以直接访问,其中有3000余款是专门为visionOS所打造的原生应用。
VisionOS 26版本更新后,加入了更多3D场景渲染、AI生成与实时任务,M2的算力其实已逼近上限,加上苹果大力投入沉浸式视频、AI助理和对沉浸式游戏的开放支持,这些场景都对GPU、NPU提出高并发需求。作为空间计算设备,Vision Pro必须在端侧具备AI理解与生成能力,M5的加入,为Vision Pro 2到来之前打开了新的内容与生态想象空间。
M5芯片是苹果全新一代SoC,采用第三代3纳米工艺打造,Vision Pro这次“小迭代”的重点就是将芯片从M2升级到了M5。芯片GPU架构全面升级,峰值计算性能较M1提升6倍以上,10核CPU的多线程性能相比M4最快可提升约15%。
芯片的升级带来的体验优化是显著的,具体到头显性能:实时空间渲染、房间扫描、手势识别、眼动追踪等底层任务的延迟将明显降低,切换场景或与虚拟对象交互时的动作反馈的同步率将提升。
而在图像显示方面的变化更大:M5芯片还集成了16核神经网络引擎和苹果第三代光线追踪引擎,AI任务和功能运行速度更快、能效更高;使用光线追踪功能的应用带来最高可达45%的图形处理性能提升。
硬件之外,苹果还同步调整了佩戴与续航体验。新加入的“双圈编织头带”减轻面部压力,为Vision Pro日常使用带来更均衡的重量分布与舒适度。
Vision Pro + PS VR2控制器 让空间计算更具可玩性
搭载M5芯片的新款Vision Pro仍然是目前市面上功能最强大的头显,但是内容方面的空洞还需要逐步填补,硬件的支持可能会带来更多新的应用场景。
自visionOS 26的新版本发布后,苹果宣布将支持PS VR2 Sense控制器,不少游戏玩家对此充满期待。控制器于11月12日起由苹果发售,售价250美元,并包含充电底座。
四款支持使用控制器游玩的游戏:
《Ping Pong Club》
这是一款MR乒乓球游戏,它拥有逼真的球拍控制、多种游戏模式(单人、多人、练习)和自定义空间环境设置。
《Elu Legend》(数码纪元:Elu传说)
这是一款机甲风格的MR抓宠游戏,也是Vision Pro原生游戏,由国内企业雷鸟创新自主研发。
《Pickle Pro》
通过先进的物理引擎、全房间追踪技术和苹果M5的空间计算能力,将物理运动与虚拟沉浸感完美融合。
《Spatial Rifts》
专为VisionOS 26打造的首款支持PS VR2 Sense控制器和Vision pro附近共享功能SharePlay的MR射击游戏。
殊途同归,苹果与索尼的XR游戏交互策略
Vision Pro发售后不久,大部分VR/MR开发者都曾积极跟进,但热情也在短时间内消退。毕竟第一代Vision Pro并不适合开发VR游戏大作:它没有控制器,依赖手眼协同的操作仍难以满足动作复杂、节奏紧凑的游戏需求。
有趣的是,苹果与索尼似乎正在从相反方向,探索同一个目标:更自然、更具沉浸感的空间交互。索尼在最新更新中为PS VR2加入了手部追踪功能,从“有控制器”走向“无控制器”;而苹果则在Vision Pro上支持第三方控制器,从“无控制器”反向补足了专业输入的缺口。
时空共生 2025全球VR/AR产业与空间计算论坛即将启幕
2025年,全球VR/AR产业呈现两极分化,同时又充满机遇:AR眼镜因深度融合AI实现爆发,消费场景持续拓宽,「碳化硅波导」技术迎来商业化关键节点;VR/MR头显虽面临新品荒,但vivo、三星等厂商仍在积极破局;大空间VR市场延续增长,全国体验门店突破2000家……
在此背景下,由陀螺科技主办的2025未来商业生态链接大会暨第十届金陀螺奖颁奖典礼(简称“FBEC2025”)将于12月5日在「深圳湾万丽酒店3F」盛大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