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金融领域,各国央行的决策,尤其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不仅对传统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也显著波及加密货币市场。尽管比特币等数字资产以去中心化为核心特性,但它们依然受到利率变化和货币政策的制约,这些政策直接调控全球流动性。因此,了解美联储利率如何以及为何影响加密货币,对于进入或运营于加密货币领域的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
概括
利率代表资金的成本。当Fed提高利率时,借贷成本随之上升,流动性减少,从而削弱了对风险资产的投资需求。相反,在低利率环境下,信贷获取更加容易,资本更倾向于流向高风险、高回报的投机性工具,如加密货币。
比特币作为一种无固定收益的资产,其价格行为类似于“风险追逐”资产。当投资者寻求替代回报时,其价值往往会上升;而在避险情绪浓厚时,资金会转向政府债券或其他更为安全的资产,导致比特币价格下跌。
在2020-2021年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期间,接近零的利率和充裕的流动性推动了加密货币市场的繁荣。然而,随着2022年货币紧缩政策的实施,BTC价格大幅下跌,这表明美联储政策与加密货币市场的表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这一点在下图中得到了清晰呈现,其中对比了比特币的价格趋势与美联储利率的变化。
利率与加密货币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机会成本的概念来解释。当政府债券收益率较低时,投资者倾向于寻找更高回报的替代方案,例如比特币。而当利率上升且债券恢复提供有吸引力的收益率时,资本往往会回流至更安全的投资。
2022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利率在高通胀和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迅速攀升,导致比特币价格下跌超过60%(见图2),这进一步验证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市场情绪和投资选择的直接影响。
加密货币市场的繁荣依赖于充足的流动性。在低利率和信贷宽松的环境中,投资者更容易获得资金用于投机或杠杆操作。
这种动态推动了资产价格上涨并促进了创新,特别是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由于全球流动性过剩,贷款和高收益项目呈爆炸式增长。
然而,随着利率上升,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借贷成本增加,杠杆操作受限,更多风险敞口的投资者被迫平仓。2022年,Celsius和BlockFi等平台因流动性枯竭和债务压力过大而崩溃。这表明,货币紧缩政策不仅导致价格下跌,还威胁到整个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加密货币市场不仅对美联储的正式决定作出反应,还会根据市场对未来政策的预期和信号进行调整。杰罗姆·鲍威尔主席的言论同样能够像实际利率变化一样影响比特币的走势。
当美联储采取更为严格(即“鹰派”)的立场时,投资者倾向于减少风险敞口;而当措辞变得更为宽松(即“鸽派”)时,市场情绪改善,加密货币重新获得动力。
例如,在2023年夏天,仅仅是加息可能暂停的迹象就足以引发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强劲反弹。由此可见,利率预期已成为加密货币市场波动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多年来,比特币被宣传为一种潜在的“避险资产”,可抵御通货膨胀,因为其供应量有限且协议具有通货紧缩性质。然而,近年来这种说法受到了挑战。
在2021年至2022年的高通胀时期,比特币并未表现出类似黄金的避险属性,而是跟随科技股的走势贬值。这主要是因为美联储为应对通胀而加息,导致流动性收紧,促使投资者转向更为稳定的资产。
从长期来看,比特币可能仍能充当价值存储工具,但从短期来看,它似乎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比消费者价格水平更为敏感。
尽管去中心化金融(DeFi)与传统银行系统没有直接联系,但它依然受到美联储决策的间接影响。
在DeFi 协议中,利率由算法根据流动性的供需关系生成。然而,当全球利率上升且传统市场提供的“安全”收益率更具吸引力时,流动性往往会从去中心化协议流向传统金融系统。因此,DeFi无法脱离宏观经济动态,成为全球资本成本变化的数字化反映。
随着行业逐渐成熟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入场,比特币越来越受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如今,投资基金、ETF 和上市公司对待 BTC的态度已将其视为一种成熟的金融资产,其价格波动受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等多重因素驱动。
这一趋势使加密货币市场成为全球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尽管技术上实现了去中心化,但比特币并未脱离经济机制的影响,反而成为了反映央行决策的敏感指标。
目前,在分析加密货币市场时,忽视美联储决策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利率决定了资本流动、风险偏好,并最终影响比特币的价值。在低利率环境下,流动性充裕,市场趋于增长;而在高利率时期,信贷收紧,投机活动减少,价格承压。
美联储的意外政策变动持续引发市场波动,而通胀和限制性政策则对数字资产构成下行压力。只要美元仍是世界储备货币,美联储的决策将继续塑造加密货币市场的未来。真正希望了解比特币走向的投资者,不仅要学会解读价格图表,还需重点关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声明。
下次再见,祝您交易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