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anny;来源:X,@agintender
在Web3的世界中,借贷这一“古老”业务早已超越了传统流通性解决方案的范畴。通过卡bug、套利和金融创新,它不仅成为匹配多样化资金需求的暗池,还扮演着将静态资产转化为驱动交易所指数级增长的工具。更有甚者,它被用作打击竞争对手协议的武器。
本文将从不同角色的视角出发,探索超额抵押借贷中的隐藏玩法及其背后的风险。
核心概念:用户向借贷协议提供一种资产作为抵押,借出同种资产后,再将其重新存入协议以增加抵押品价值。此过程可重复多次,形成高度杠杆化的头寸。
具体步骤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脱锚事件(如USDe价格下跌至0.91、0.86、0.75)往往对应着循环贷的清算点位。
该策略依赖于协议向存款方和借款方支付的奖励(通常是治理代币)。当奖励的年化收益率(APY)高于净借贷成本时,会产生套利空间。
清算风险:循环贷对市场变化极为敏感,任何抵押品价值下降或利率飙升都可能触发清算。
利率波动风险:动态利率可能导致策略无利可图甚至亏损。
无效资本:循环贷被认为具有“寄生性”,因为它人为夸大了协议的总锁仓量(TVL)。
传染风险:大型用户的清算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扰乱市场价格。
经济攻击:恶意行为者可通过建立庞大头寸并迅速撤资,破坏目标协议的稳定性。
做市商利用质押借贷系统优化资本使用,并实施复杂的杠杆策略。
最终,做市商能获得远超原始资本的流动性,同时需警惕多重清算风险。
项目方通过质押借贷获取运营资金,而不必稀释代币供应。
但需注意,代币价格大幅下跌可能引发清算风险。
中心化交易所(CEX)通过借贷业务放大交易手续费收入。
例如,一名交易者使用10倍杠杆控制10,000u头寸,交易所因此收取更多手续费。
高杠杆产品(如100倍永续合约)显著提升了名义交易量,从而增加交易所利润。
如果你是做市商、项目方或大户,你会如何联动上述策略以实现收益最大化?身份的灵活性与想象力才是卡bug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