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加密货币市场的剧烈波动,特别是白宫宣布重启并扩大中美贸易关税后引发的大规模抛售,对投资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对高波动性并不陌生,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机构和散户投资者进入市场,他们开始意识到波动性如何对市场产生双向作用。关于此次抛售的具体原因,市场上众说纷纭,但一些核心事实依然值得关注。
首先,某些使用小型交易所(如超液体)的交易者在政策宣布后的几分钟内进行了大规模单边押注,认为市场将急剧下跌,从而引发了市场动荡。尽管这些指控尚未得到证实,但仓位规模、时机选择和单边方向性都表明未对冲仓位的存在可能性。其次,大型机构在开发和部署加密货币相关产品和服务时,新入场的投资者可能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这加剧了市场抛压。最后,大规模抛售进一步触发了清算和追加保证金通知,例如币安在抛售期间因技术问题向客户赔付超过4亿美元。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下是加密货币投资者应从最近一轮市场波动中吸取的关键教训:
加密资产最初吸引机构投资者和专业交易员的原因在于其逆周期特性,能够对冲其他市场的波动。然而,随着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逐渐被视为风险资产类别的一部分,这一动态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地缘政治事件(如关税政策调整)引发风险资产普遍上涨时,加密货币也表现出类似的反应。
虽然这种现象并不令人意外,但随着更多传统投资者进入加密市场,交易模式开始与更广泛的金融市场趋同——这一变化正在重新定义长期以来支撑加密行业的投资逻辑。加密货币与其他行业联系更加紧密的趋势,要求投资者和支持者重新调整策略。
加密货币成为风险资产并非坏事,但这是投资者需要纳入模型的重要变化。
自2024年初以来,随着机构投资者涌入市场,加密货币领域发生了显著变化。现货ETF(如比特币和以太坊ETF)的快速普及以及监管恢复后可能推出的数十只新ETF,标志着一个重要转变。对冲交易、投资组合管理和市场定位是机构投资者的核心工具,而当前的牛市正由这些机构主导。相比之下,散户投资者或经验不足的持币者可能较少使用这些工具,但这种情况正在迅速改变。
在闪电崩盘之后,看跌期权的价格飙升,因为投资者寻求保护以免受进一步下跌的影响。算法程序监控到这些活动后将其解读为下行风险信号,从而加剧了本已剧烈的市场下跌。在这种情况下,用于防范波动性和下行风险的对冲工具反而导致了更多清算头寸的出现,加速了价格下跌,并最终趋于稳定。
机构投资者带来了复杂的交易工具,而加密市场需要更高的成熟度来处理、消化并分析这些信号的意义。
加密货币投资者和倡导者们正在认识到一个重要的教训:即使政策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场环境充满利好,投资成功仍然无法得到保证。即便传统金融机构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怀俄明州等地区推动政府支持的代币计划,甚至美国联邦政府转向支持加密货币的立场,市场波动和外部因素仍可能对投资组合造成重大冲击。新闻头条或许振奋人心,但市场现实、杠杆率、多层次算法交易以及风险偏好仍然是决定日常运作的关键。
加密货币市场正在走向成熟,这一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学习的机会。尽管其中一些过程可能充满挑战,但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应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这一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