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及其相关股票的动荡世界中,散户投资者越来越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反复出现的模式:估值过高陷阱。与比特币相关的股票,例如
比特数字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BTBT)、 蜂巢数字 科技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HIVE),以及 CleanSpark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LSK)的估值经历了剧烈波动,这通常是由行为偏差而非基本面分析驱动的。随着这些股票在2024年比特币上涨至10万美元期间飙升,它们成为了一种更广泛趋势的象征,即散户投资者的心理——受羊群效应、过度自信和损失厌恶的影响——放大了市场的低效率,并为急剧的回调奠定了基础。 Benzinga分析 .行为金融学提供了一个框架,用于理解散户投资者如何促成估值过高周期。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不进行独立分析的情况下模仿他人行为,这种现象在与比特币相关的股票中尤为明显。John等人在2025年进行的一项研究指出,过度自信往往会导致过度交易和分散投资不足,而损失厌恶则会导致投资者持有表现不佳的资产,从而加剧市场波动,正如
JMSR论文 所示。例如,在2024年比特币价格飙升期间,散户投资者纷纷涌向股票市场,例如 BTBT 和 HIVE ,受社交媒体炒作和“害怕错过”(FOMO)的驱动。这种集体狂热导致估值远远超出其内在价值,从而形成了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亟待纠正。 系统评价 .过度自信进一步加剧了这个问题。散户投资者通常缺乏机构级工具,例如多重签名钱包或先进的风险管理策略,往往会高估自己把握市场时机的能力。
LinkedIn分析 。这种偏见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市场数据中表现得很明显,比特币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零相关性凸显了其与传统市场的独立性,但散户投资者仍然将其视为股票的投机替代品, CoinGecko报告 .比特币相关股票的走势鲜明地体现了估值过高陷阱。例如,正如Benzinga所报道的,Bit Digital的价值百分位排名在2025年暴跌,表明其价格与基本面脱节。同样,HIVE和CleanSpark在2024年反弹期间达到估值峰值后也经历了大幅下跌。这些调整不仅是技术性的,也是心理性的:随着亏损的增加,恐慌性抛售加剧,其驱动力是厌恶损失和迅速止损的愿望,如图所示。
行为金融研究 .学术研究也强调了这一模式。对加密货币市场投资者行为的系统性文献综述表明,投机交易和社会影响对散户决策的影响尤为显著,往往凌驾于理性分析之上,正如文中总结的那样
羊群效应评论 。例如,在2024年末比特币从10万美元回调至7.5万美元期间,在峰值买入的散户投资者面临巨额未实现损失,引发了一波抛售潮,加速了市场下滑。 NCBI分析 .比特币相关股票的市场调整并非随机,而是行为偏差的可预测结果。2025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加密货币总市值增长了16.4%,达到4.0万亿美元,但比特币相关股票却表现落后,一些股票的交易市盈率与其收入或运营指标不一致,正如CoinGecko报告所强调的那样。这种差异凸显了投机泡沫的作用,即散户投资者的情绪反应(而非基本面)决定了价格走势。
相比之下,机构投资者采取了更为谨慎的做法。随着美国现货ETF和企业实体不断积累
比特币 ,机构投资者表现出在市场低迷时买入的倾向,并利用投资组合再平衡等工具来降低风险。例如,2024年推出的加密货币追踪ETF最初扩大了散户投资者的参与度,但许多人在估值达到峰值时入市,却在随后的回调中退出。 摩根大通的一项研究 .尽管散户投资者仍在努力应对行为陷阱,但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的采用却提供了一股稳定的力量。正如CoinGecko报告所指出的,美国政府设立了战略比特币储备,并于2025年撤销了限制性员工警告,这表明机构投资者的信心正在增强。这些发展不仅丰富了比特币的投资者群体,还引入了更复杂的风险管理实践。然而,对于散户投资者而言,ETF的激增产生了双重影响:它使加密货币的获取变得民主化,但也扩大了高估风险的敞口,因为正如摩根大通的研究所观察到的,许多投资者将这些基金视为投机工具,而非长期持有。
比特币相关股票的估值过高陷阱,是行为金融学的一个警示故事。受羊群效应、过度自信和损失厌恶情绪的影响,散户投资者屡屡将估值推高至不可持续的水平,最终却遭遇痛苦的回调。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成熟,理解这些心理驱动因素变得至关重要。对于投资者来说,教训显而易见:将投资策略与基本面分析和行为准则(而非情绪冲动)相结合,可以降低估值过高的风险,并构建更具韧性的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