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纽约东区联邦法院的一份起诉书震动了加密货币世界。
10月14日,美国司法部宣布对柬埔寨太子集团创始人陈志提起刑事指控,并申请没收其控制的127,271枚比特币(市值约150亿美元),这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比特币没收案。司法部形容此次行动为“虚拟资产领域最具历史意义的一次执法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比特币并未存放在任何交易平台,而是由陈志本人通过私人钱包长期保管。这一事件挑战了加密社区的核心信念——“掌握私钥,资产即不可剥夺”。然而,事实表明,即便无法破解加密算法,国家权力仍可通过法律手段完成资产的“司法转移”。
通过链上追踪与国际协作,美国执法部门成功锁定并查封了分散在多个地址但均受陈志控制的比特币。随后,这些资产被合法转移至美国政府控制的钱包地址,进入司法托管程序,等待最终判决。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将太子集团列为跨国犯罪组织,并对146名相关个人及实体实施制裁;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则依据《爱国者法案》,将Huione Group认定为“主要洗钱关注对象”,禁止其接入美元清算系统。英国也同步对陈志及其家族成员实施资产冻结和旅行禁令。
此次行动不仅是一场针对犯罪集团的打击,更是国家机关首次公开展示对区块链资产直接行使控制权的能力。127,271枚比特币的转移,标志着加密货币监管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根据美国司法部的起诉书,陈志及其太子集团的真实面目被彻底揭露。
在东南亚媒体的描述中,陈志曾是“柬埔寨新贵”,其掌控的太子集团被誉为业务遍及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的跨国财团。然而,司法部指控其背后实际上存在一套“双层运行逻辑”:对外展现为合法商业帝国,对内则是服务于诈骗收益的资金控制与清算体系。
陈志原籍福建,早年凭借博彩与地产行业在柬埔寨发迹,并于2014年获得柬埔寨国籍。此后,他利用政商关系迅速获取多项开发许可与金融牌照,同时通过设立离岸公司和控股架构构建复杂的跨国资产配置网络。据报道,陈志甚至拥有英国身份,进一步增强了其在不同司法管辖区间的操作灵活性。
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于2024年4月19日签发《王令》,任命太子集团董事长陈志公爵为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亲王顾问。
据指控,陈志在柬埔寨建立的电信诈骗体系堪称“产业化”运营。其模式高度系统化:
所有诈骗资金最终都流入太子集团的财务中转层,用于奢侈消费,包括购买名表、游艇、私人飞机,以及艺术品拍卖。
本案中127,271枚比特币的来源尤为复杂。据链上分析机构Elliptic与Arkham Intelligence报告,这批比特币与2020年LuBian矿企被盗事件高度吻合。
记录显示,2020年12月,LuBian核心钱包发生异常转移,约127,426枚比特币被窃。此后,这批资金长期沉寂,直到2024年中才开始活跃,其移动路径与太子集团控制的钱包集群出现重叠。
这意味着,调查揭示了一条更为复杂的资金流动路径:“黑客劫掠矿场→长期潜伏→被犯罪组织纳入资金池→试图通过矿业与场外交易洗白”。这一发现不仅涉及黑客攻击与矿业安全漏洞,还揭示了灰色兑换网络如何吸纳并隐藏巨额异常资金。
对于加密货币行业而言,本案的影响远不止于扳倒一个诈骗头目,更在于展示了司法与情报机构针对链上资产的完整处置流程:链上定位→金融封锁→司法接管。
尽管比特币常被认为具有匿名性,但实际上,其区块链是公开账本,每一笔转账都有迹可循。陈志集团采用经典的“喷洒-漏斗”模式试图洗钱,却因频繁的“分散-汇聚”行为暴露了图谱特征。
调查机构利用聚类算法精准绘制出“资金回流地图”,证实这些看似分散的地址均指向同一个控制实体——太子集团。
在锁定链上资产后,美国当局启动双重金融制裁:
至此,这些比特币虽然在链上仍可被私钥控制,但其最重要的价值属性——“兑换成美元的能力”已被冻结。
最终的没收并非依靠暴力破解私钥,而是通过法律程序直接接管“签名权”。执法人员依据搜查令获取助记词、硬件钱包或交易权限,随后发起一笔合法的转账交易,将比特币转入政府控制的托管地址。
当这笔交易被区块链网络确认时,“法律上的所有权”与“链上的控制权”便实现了统一。127,271枚比特币的归属权,在技术和法律双重意义上正式转移至美国政府手中。
随着127,271枚比特币转入“U.S. Government Controlled Wallet”,这批巨量资产的最终去向备受关注。
历史上,美国政府处理没收数字资产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开拍卖(如Silk Road案)或将资产暂时留在政府账户(如Colonial Pipeline案)。然而,本案面临一个新的变量:2025年3月,美国白宫签署行政令,建立了“战略比特币储备”机制。
这意味着,陈志案中的这批比特币很可能不再被简单拍卖,而是直接转为由国家持有的储备资产。美国正在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链上资产监管闭环”:通过链上追踪锁定目标→利用制裁手段切断其法币出口→通过司法程序完成所有权剥夺→最终将资产转入政府控制。
一旦司法程序确认资产为犯罪所得,其属性便从“个人控制的加密货币”转变为“国家管辖下的数字资产凭证”。随着127,271枚比特币的转移,美国已然成为全球持有比特币最多的主权实体,这也预示着国家力量对链上资产进行系统性管控的时代已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