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A.E
10月16日凌晨,加密市场经历了一场戏剧性插曲,稳定币发行机构Paxos因内部操作失误,突然铸造并销毁了高达300万亿枚PayPal USD(PYUSD),引发市场哗然。这一事件不仅是一次单纯的技术失误,更深刻地揭示了中心化稳定币在技术治理与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系统性脆弱性。
根据Etherscan上的交易记录,事故起因于Paxos的一次常规操作失误。原本计划在不同钱包间转移3亿枚PYUSD,却意外将其销毁。尽管这一行为仅导致流通供应量短期收缩,但并未对锚定机制产生影响。
然而,在尝试纠正错误时,Paxos的操作员犯下了更为严重的“胖手指”错误——意外铸造了300万亿枚PYUSD,相当于流通供应量的113,250倍。以1美元计价,此次误铸总额甚至超过了全球GDP的两倍。即便Paxos拥有足额储备,这种极端情况也会瞬间让资产抵押率归零,导致用户持有的PYUSD分文不值,进而使市场信心崩塌。
此外,若这些巨量PYUSD被套利机器人或做市商捕获,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流动性池的严重失衡,并导致PYUSD价格剧烈脱钩。为防范风险,头部DeFi借贷协议Aave紧急冻结了PYUSD市场,Chaos Labs创始人Omer Goldberg也在X平台宣布临时冻结相关交易。
为避免灾难性后果,Paxos迅速采取行动,将误铸的300万亿PYUSD从钱包中销毁,最终平息了危机。随后,Aave解冻了PYUSD相关市场。
尽管这起事件源于技术故障,但它暴露出中心化稳定币的核心矛盾:即使发行方拥有绝对的铸币和销毁权限,并具备足额储备,一旦技术治理和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其操作失误可能导致系统性危机。
Paxos一直以合规性和监管透明度为卖点,但此次事件引发了市场对其操作流程的质疑:一家声称高度合规的受监管实体,为何会允许如此低级的参数输入错误通过层层安全检查?
此次事件提醒市场,法币储备与定期审计固然重要,但无法完全消除技术治理与内部控制风险。此类“乌龙”事件可能削弱Paxos的监管优势,使其技术风险水平接近那些缺乏监管的竞争对手。
值得注意的是,Tether曾在2019年发生类似事件,误铸并销毁约50亿美元的USDT。然而,Paxos此次错误规模远超以往,进一步表明法币储备型稳定币并非无懈可击,其潜在风险点包括技术治理和内部控制。
在纠错过程中,Paxos的“上帝权限”挽救了PYUSD免于崩溃。为了维持1:1挂钩,法币储备稳定币必须拥有绝对的铸币和销毁权限。然而,这种必要之恶也是最大的单点风险。稳定币发行方需在维持快速介入能力(中心化)的同时,尽量降低人为失误概率(去中心化/自动化流程)。这将成为未来稳定币治理的关键挑战。
针对此次事件,Paxos等稳定币发行方应在技术治理与内部控制层面进行根本性强化:
Paxos的“胖手指”虽未引发市场崩塌,但揭示了中心化稳定币的系统性风险。未来,稳定币管理需从单纯的储备透明度转向技术治理与内部控制,以避免因低级操作失误而引发市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