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美联储官网,编译:好币网
当地时间周四,美联储理事迈克尔·S·巴尔(Michael S. Barr)在2025年华盛顿特区金融科技周活动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探索新支付技术的可能性与风险”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探讨了金融支付创新、稳定币的潜在优势及其风险,并强调需要制定更为具体的监管措施以保障稳定币的安全运行。
巴尔指出:“要让稳定币充分发挥潜力,还需进一步建立防护机制,以保护家庭、企业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他还对今年早些时候通过的《Genius法案》表示欢迎,该法案确立了稳定币的监管框架,但仍需弥补法律漏洞以增强市场信心并防止不稳定事件。
巴尔在演讲中提到,稳定币的主要优势在于其账本技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运行并将功能性和条件性直接编码到资产和交易中。他列举了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几个应用场景:
稳定币可用于降低向国内支付系统不发达地区汇款的成本。随着一些地区的稳定币受理网络逐渐完善,转换费用显著降低,这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了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的汇款方式。
通过智能合约,稳定币可以提高全球贸易和贸易融资中繁琐文书工作的处理效率。数字原生支付方式有助于简化金融机构、航运公司、海关仓库与贸易公司之间的追踪和验证流程,为小型企业提供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准入门槛。
对于跨国公司而言,稳定币可以支持近乎实时的全球支付,帮助高效管理关联实体间的现金流动,从而降低成本并提升流动性。
尽管稳定币具有诸多潜在优势,但巴尔也强调了实现这些效益所面临的风险,特别是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问题。
稳定币作为不记名票据的角色,类似于过去的旅行支票,但主要运行在全球无需许可的网络上,这给反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防控带来了挑战。巴尔指出,只有受信任节点执行“KYC”工作的许可网络才能降低风险,同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识别异常支付,减少误报。
巴尔回顾了私人货币的历史,指出了私人货币因挤兑而导致的金融不稳定。例如,在19世纪的自由银行时代,银行券的价值波动频繁,导致挤兑事件频发。类似的情况在现代时期也曾出现,如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货币市场基金的压力。
近期,几乎不受监管的稳定币市场也经历了挤兑现象。稳定币缺乏存款保险和央行流动性支持,因此其储备资产的质量和流动性对其长期生存能力至关重要。巴尔警告称,如果发行方通过扩大风险范围追求高回报,可能会危及稳定币的稳定性。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美国国会通过了《GENIUS法案》,将允许的储备资产限制在一份高流动性资产清单内。然而,巴尔强调,能否成功实现这些目标取决于监管实施的细节。
巴尔还指出,《GENIUS法案》在消费者保护方面存在漏洞,例如未涵盖所有通常被称为“稳定币”的金融工具,可能导致消费者依赖未经审慎监管的支付工具。
除了稳定币,巴尔还提到代币化存款作为一种替代性应用。他认为,代币化存款属于经过长期检验的监管框架的一部分,结合存款保险和贴现窗口的支持,可以提供更强的稳定性和消费者信心。
总结时,巴尔表示:“虽然《GENIUS法案》为稳定币框架奠定了基础,但联邦和州监管机构如何实施这一框架将是关键。”他呼吁监管机构共同努力,确保稳定币创新能够在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和消费者保护下推动支付系统的改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