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base 最近宣布将零知识证明技术驱动的 Layer-2 (L2) 解决方案 Linea 纳入其资产上线路线图,标志着该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向基于以太坊的可扩展性战略转型的重要一步。这一消息于 2025 年 10 月 6 日正式公布,反映了整个加密行业对 Layer-2 技术的广泛认可与采用。
Layer-2 扩展解决方案已成为以太坊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在链下处理交易并利用加密证明进行链上验证,这些技术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并提升了网络吞吐量。例如,Optimistic Rollups 和 zkEVM 等技术让 Linea 每秒能够处理超过 40,000 笔交易(TPS),远超以太坊主网每秒 15-30 笔的限制。
这种效率提升使得 L2 的平均交易费用降至 0.05 至 0.50 美元,相比之下,以太坊主网的平均交易费用高达 15 至 30 美元。这吸引了大量散户和机构用户,为此前受限于以太坊性能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提供了更广阔的开发空间。Polygon 和 Arbitrum 等项目便是典型案例。
Coinbase 自 2023 年推出 Optimistic Rollup Base 以来,已经成为这一趋势的代表性参与者。根据 Coinbase 数据,截至 2025 年第二季度,Base 的总锁定价值(TVL)已突破 152 亿美元,日活跃用户达到 100 万。此外,Base 的目标是实现 100 万 TPS、低于 0.01 美元的交易费用以及 200 毫秒的确认时间,从而与 Solana 和 Sui 等高吞吐量区块链竞争。
由 ConsenSys 开发的 Linea 为 Coinbase 的 Layer-2 战略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款零知识证明虚拟机(zkEVM),Linea 提供了与以太坊完全兼容的功能,支持与现有 dApp 和智能合约无缝集成。Linea 被纳入 Coinbase 平台后,还获得了 3000 万美元的 MetaMask 空投,并与 SWIFT 合作推进跨境结算业务。
到 2025 年第二季度,Linea 的总锁定价值(TVL)已达 10 亿美元,日均交易量达 1.4 亿美元。这些数据表明,Linea 的整合不仅能丰富 Coinbase 的收入来源,还能吸引那些寻求经济高效替代方案的开发者和用户。
当前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强化了 Coinbase 的战略选择。Arbitrum 在 TVL(180.9 亿美元)和 DeFi 成熟度方面占据领先地位,而 Base 则凭借治理创新和快速增长的用户基础(目标年底达到 2500 万)脱颖而出。与此同时,Optimism 专注于基础设施的可扩展性,展示了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发展。
Layer-2 的普及不仅解决了扩展性问题,还应对了长期困扰加密行业的监管挑战。通过降低能耗和去中心化风险,Layer-2 技术符合全球监管的重点方向。例如,Base 的非托管模式(Coinbase 不控制用户资金)缓解了对中心化的批评。同时,Linea 与 SWIFT 和微软的合作表明,传统机构对区块链技术在跨境金融和企业应用方面的信任正在增强。
这种信任正在转化为实际成果。预计到 2025 年,利用 L2 技术的代币化基金和 ETF 将大幅增长,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进入高吞吐量、低成本的平台。Coinbase 当前托管的机构资产已超过 2457 亿美元,显示了其在连接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基础设施方面的重要地位。
尽管前景广阔,但 Layer-2 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流动性碎片化是一个突出问题——资产被分散在 Base、Arbitrum 和 Linea 等不同 Rollup 中,导致资本效率受限。虽然一些解决方案如 Mitosis 的生态系统自有流动性(EOL)正在尝试解决这一问题,但互操作性仍有待完善。
对于 Coinbase 而言,关键在于平衡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尽管 Base 的 FlashBlocks 和 Linea 的 zk-SNARKs 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但这些工具必须转化为对交易者、开发者和机构客户的实际利益,才能真正推动平台的增长。
Coinbase 对 Linea 的支持及其对 Base 的扩展,标志着其对以太坊 Layer-2 生态系统的全面拥抱。通过整合这些解决方案,Coinbase 不仅解决了自身的扩展性瓶颈,还站在了行业变革的前沿。随着 Layer-2 技术不断降低成本、提高吞吐量并吸引机构资本,像 Coinbase 这样率先布局的平台有望在未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以太坊的扩展叙事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而 Coinbase 正在其中扮演着核心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