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DefiLlama的数据,稳定币总市值在10月初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达到约3020亿美元。
过去一年中,这一市场经历了显著扩张。分析平台显示,目前各区块链上已有近300个独立的稳定币项目,相较于之前仅少数发行方主导市场的局面,生态系统的广度大幅增加。
稳定币市场份额随着新进入者的涌入,Tether的市场份额已从2020年6月的86%下降至今年10月的58.4%左右;而Circle同期的市场份额则从7%增长至约25%,数据来源于DefiLlama。
Castle Island合伙人Nic Carter在近期的一篇X帖子中指出:“稳定币双头垄断正在终结。”他进一步解释称,金融科技公司、交易所和钱包更倾向于推出自己的与美元挂钩的代币,以获取原本由现有企业占据的收益。
Carter举例称:“如果你是一家持有5亿美元USDT存款的加密货币交易所,那么Tether每年将从中赚取约3500万美元,而你却一无所获。”
兑换余额DefiLlama的交易数据显示,币安用户持有近300亿美元的USDT,其次是70亿美元的USDC。而在Bit平台上,交易员持有约50亿美元的USDT和约8亿美元的Ethena稳定币USDe。
专注于稳定币的媒体平台Stablecoin Insider的执行合伙人Chiara Munaretto在接受The Defiant采访时表示,市场增长是“网络效应”的结果。
她指出,监管部门的批准和成功的用例正向市场发出信号,表明稳定币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模式。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支付渠道和银行对稳定币集成进行测试,它们验证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合法性以及价值。每新增一位采用者都会强化这一循环,从而带来更高的流动性、信任度和更广泛的应用。
比特币支持的稳定币Stabolut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Eneko Knorr告诉The Defiant,稳定币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大型传统公司终于有足够的信心参与其中”。
Knorr补充道:“但更重要的是,金融界人士现在认识到稳定币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例如,通过传统银行向另一个国家汇款既缓慢又昂贵,而稳定币解决了这一问题。”
模块化区块链基础层Avail的联合创始人Anurag Arjun在接受The Defiant采访时提到,如今将现实世界流动性转移到链上的风险溢价已经大幅下降。这得益于《GENIUS法案》和《CLARITY法案》,这些法案“帮助消除了围绕发行、支付等方面的灰色地带,并且支持基础设施已经成熟。”
Arjun总结道:“收益率和活跃度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现象,但真正的引擎是法律确定性、可互操作的支付通道和可组合的发行工具这三重奏。它们共同将稳定币从投机工具转变为真正的金融基石。需求不仅增长,而且已被释放。”
监管透明度的提升,特别是《天才法案》的出台,为银行和非银行发行人设定了更清晰的标准,使传统机构更容易探索稳定币领域。
当前,政策发展和技术进步齐头并进。包括Circle的Arc、范式支持的Speed以及Bitfinex支持的Plasma等创新产品相继进入市场。Keyrock的分析师预测,这些技术进步可通过提供比传统银行渠道更快、更便宜的替代方案,使稳定币占据全球跨境支付流的约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