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ic Labs 正通过进军美国市场、推出ETF/ETP产品、参与纳斯达克PIPE项目以及设计通缩型代币模型,全面推动其全球化战略。尽管新增发行可能带来股权稀释风险,但其创新的费用销毁机制或将缓解供应压力。
Sonic Labs 正在迈出其成立以来最具野心的一步——全面进军美国市场,并设立纽约办事处,同时推出一系列针对华尔街的产品线和全新的代币经济模型。
此举旨在吸引大型机构投资者的关注,但也伴随着需要妥善应对的风险。
以下是详细内容:
Sonic Labs 的美国扩张计划获得了社区的高度支持,在投票中以99.99%的压倒性比例获得通过。
具体扩张措施包括成立 Sonic USA LLC,招募本地化的首席执行官及团队,并在纽约开设办事处,以增强其在美国市场的影响力。
在产品层面,Sonic 积极向传统金融(TradFi)靠拢,已投入5000万美元用于开发ETF/ETP产品,并参与了价值1亿美元的纳斯达克PIPE项目。此外,Sonic 还拨出1.5亿枚 S 代币(原 FTM)作为美国实体的资金支持。
这一系列举措将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合规的投资入口点,并满足托管标准,进一步提升 S 代币的吸引力。
尽管 Sonic 的华尔街策略为其打开了新的机遇之门,但也带来了短期股权稀释的潜在风险。特别是 ETF、PIPE 和 Sonic USA 的新增发行将不可避免地增加供应压力。
为此,Sonic 设计了一套创新的费用销毁机制:在 FeeM 交易中,90% 的费用分配给构建者,5% 分配给验证者,剩余的5%被直接销毁;而在非 FeeM 交易中,50% 的费用被销毁,另外50%分配给验证者。
如果交易活动显著增加,销毁机制或将有效抵消新增发行量,从而缓解供应压力。然而,最终效果仍取决于实际执行情况、费用模型的设计合理性以及整体资金管理的纪律性。
截至发稿时,Sonic 的 S 代币交易价格为 0.317 美元,过去 24 小时内下跌了 0.8%。
该代币目前市值刚刚超过 10 亿美元,24 小时交易量接近 1 亿美元。自今年1月达到接近1美元的历史高点后,S 代币一直在努力恢复增长势头。
从技术图表来看,价格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截至发稿时已逼近 0.30 美元的关键支撑位。
展望未来,Sonic 的扩张计划虽已明确,但能否实现复苏仍需观察其执行能力。价格走势将成为衡量其战略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