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近期显现出疲软迹象,这种信号通常预示着市场可能迎来大幅波动。
10月15日,交易员兑现了高达18亿美元的盈利,这是自今年夏季初以来单日盈利兑现规模最大的日子之一。
同日,市场还录得4.3亿美元的已实现亏损。
这一数据反映了自周末暴跌以来市场的普遍情绪:动能逐渐减弱,资金正加速离场。
截至发稿时,比特币价格跌破11万美元,较10月初累计下跌超过10%。
此轮跌幅并非缓慢下探,而是由2025年初入场并持有至今的投资者快速平仓所致。
长期持有者(即持仓超过3个月的投资者)成为此次抛售的主力,其兑现的盈利规模是短期持有者的6倍以上。
即便在上周暴跌期间,长期持有者仍处于深度盈利状态,因此可以判断他们并非因恐慌而抛售。
他们正在进行去风险操作:选择在市场走弱时获利了结,而非等待反弹。
尽管在市场盘整后,一定程度的获利了结属于正常现象,单日数亿美元的获利了结甚至可被视为健康的资金轮动。
但正如10月初以来所观察到的,当这种资金流出形成持续性趋势时,其性质就不再是“分散出货”,而是开始显现“市场耗尽”的特征。
与此同时,已实现亏损规模也在上升。尽管目前亏损仍处于“可控”范围,但已随盈利兑现规模同步攀升。
若已实现亏损持续与盈利兑现同步增长,可能意味着去风险操作正从短期持有者扩散至整个市场。
这种扩散可能具有高度传染性,因为当前有半数比特币短期持有者处于浮亏状态。
链上数据分析平台Checkonchain的数据显示,未实现亏损目前约占市值的2%,虽规模不大,但上升速度较快。
若比特币价格跌破10万美元,这一比例很可能升至5%,该水平足以将当前市场的“不安情绪”转化为全面恐慌。
从历史数据来看,仅有在完整的熊市阶段,才会出现30%以上流通量处于亏损状态的情况,而目前市场已危险地接近这一阈值。
若买方能成功守住10万美元关口,比特币或可重置短期成本基准,并恢复看涨动能。
若跌破10万美元,新一轮买方的成本基准将崩塌,所有短期流通量都将转为亏损状态。
这不一定意味着本轮周期终结,但可能使回调幅度进一步扩大至8万美元,较历史最高价(ATH)回撤约35%。
考虑到当前抛售压力的规模,比特币目前的稳定性仍令人瞩目,但链上传递的信号却清晰无误:市场信心正不断减弱。
多头仍在坚守防线,但每一根下跌K线都让外界更难判断,他们究竟是在“逢低买入”,还是在“接下落的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