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otian;来源:X,@tmel0211
在FLock 2025年度业绩报告中,一个关于为AI大模型打造Launchpad的计划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概念虽然听起来新鲜,但其背后的逻辑却十分清晰。
什么是Launchpad?大模型如何发行资产?其实可以简单类比:
像Virtuals Protocol这样的AI Agent Launchpad,由应用层驱动,通过代币激励机制帮助AI Agent从“会聊天”逐步进化到“会支付”,最终实现“自主交易”和提供复杂服务的能力。
而FLock提出的AI Model Launchpad,则是由基础设施层驱动,为训练完成的大模型发行资产。这些资产主要面向垂直领域的场景模型,例如医疗诊断、法律文书、金融风控以及供应链优化等。
尽管这些垂直领域模型的训练成本相对可控,但其商业化路径却非常狭窄。通常情况下,它们要么被大公司收购,要么选择开源,缺乏可持续的变现模式。
FLock希望通过Tokenomics(代币经济学)重构这一价值链,为经过微调的大模型发行资产。这将使参与模型训练的数据提供者、算力节点和验证者等各方获得长期收益的可能性。当模型被调用并产生收入时,参与者可以根据贡献比例持续分配收益。
虽然给大模型做Launchpad听起来很新颖,但本质上是通过金融化手段推动产品发展。一旦模型被资产化,训练者将有更强的动力持续优化模型,同时收益的持续分配也将赋予生态自我造血的能力。
这种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例如,近期火爆的nof1大模型交易大赛,目前参赛的主要是通用大模型,而没有经过微调的专用模型。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优秀的专用模型往往倾向于低调盈利,不愿公开曝光。但如果这些模型拥有资产属性,意义将完全不同。这类大模型竞技场将成为展示实力的舞台,且竞技表现会直接影响模型资产的表现,想象空间瞬间被打开。
当然,目前FLock仅提出了一个方向,尚未真正落地。具体模型发资产与Agent发行资产的异同尚不明确。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如何确保模型调用基于真实需求而非刷量,如何有效验证垂直场景内的PMF(产品市场契合度)等问题仍需解决。可以说,Agent应用发币潮遇到的问题,在这里可能同样存在。
无论如何,我们十分期待为大模型打造Launchpad这一方向能带来哪些创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