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工智能(AI)制作的虚假视频正在误导游客前往根本不存在的景点。据相关报道,一对夫妇因看到一段宣传“库克空中缆车”(Kuak Skyride)的视频,兴奋地驱车数小时前往目的地。然而,当他们抵达后,却发现所谓的缆车和景点完全是虚构的。
这对夫妇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视频中,游客们笑容满面,一名电视主持人还讲述了他们的体验。然而,当他们到达所谓的景点时,迎接他们的却是一个毫无关联的小镇,当地居民对他们提到的缆车一头雾水。原来,这段视频是通过人工智能生成的,并非真实存在。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人?”这位马来西亚老妇人不解地问道,她后来发现这段视频是利用谷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引擎虚构出来的。Veo3.
据酒店工作人员透露,这位老妇人是在TikTok 上偶然看到的视频,并告诉了丈夫这个“令人震撼”的地方。视频中的电车、游客以及主持人的采访都显得非常逼真,但他们忽略了视频右下角的 Veo3 标志——这正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标志。
虽然这次事件并未涉及直接的经济诈骗,但它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被滥用的可能性。犯罪分子可以轻松利用此类虚假视频误导公众,甚至进行非法活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即使是像计划假期这样的小事,也需要人们保持高度警惕。
深度伪造技术的使用率正在迅速上升。根据身份服务公司 Signicat 在2025年2月发布的报告,深度伪造攻击占所有欺诈行为的比例已从三年前的约0.1%上升至如今的6.5%,增幅高达2137%,相当于每15起欺诈案件中就有1起。
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着无数真实的受害者。例如,82岁的退休人员史蒂夫·博尚(Steve Beauchamp)在观看了一段由deepfake制作的埃隆·马斯克推广投资计划的视频后,提取了全部69万美元的退休金。“我的意思是,照片里的人——就是他,”博尚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道。不幸的是,他的毕生积蓄因此化为乌有。
人工智能欺骗的范围不仅限于金融领域,还触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英国工程公司奥雅纳(Arup)的一名员工在一次视频电话会议中遭遇深度伪造攻击,导致公司损失超过2500万美元。此外,一位学校校长因一段被篡改的视频而收到死亡威胁,视频中他发表了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言论,最终调查发现,这是其体育主管为抹黑他而制作的。
事实上,在人工智能完善欺骗艺术之前,旅游业早已陷入人造现实的漩涡。社交媒体将旅行变成了自拍旅游,大多数游客前往景点只是为了拍摄最美的照片上传到Instagra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此发出警告:如今游客前往标志性地标“主要是为了拍摄和分享自己的照片,而且通常以标志性地标为背景”。
Cryptopolitan Academy:想在2025年实现财富增值吗?欢迎参加我们即将推出的网络课程,学习如何利用DeFi实现增值。保存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