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强调,抗量子攻击是以太坊网络长期发展路线图的核心要素。
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加密系统可能面临潜在威胁,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divm, .divd {display: none;}@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 768px) {.divm {display: block;}}@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 769px) {.divd {display: block;}}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Devconnect大会上,Buterin详细阐述了以太坊未来两年的发展目标,并围绕“精简以太坊”主题展开讨论。
作为背景,“精简以太坊”于今年7月推出,旨在为以太坊网络的长期发展提供清晰框架。该计划重点关注网络底层的简洁性、安全性和效率。Buterin特别指出,实现“全面抵御量子攻击”是这一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还警告称,到2028年,保护以太坊(ETH)和比特币(BTC)的加密技术可能因量子计算的突破而受到威胁。
尽管许多专家认为量子力学的重大突破仍需时日,但相关时间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预测平台Metaculus估计,量子计算机可能在2034年分解RSA数字——比之前的预测提前了近20年。
一些专家甚至警告称,量子计算的风险可能最早在2028年至2033年之间显现。这正值量子硬件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divm, .divd {display: none;}@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 768px) {.divm {display: block;}}@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 769px) {.divd {display: block;}}10月下旬,谷歌宣布了一项重要进展:通过运行乱序时间相关器(OTOC)算法,实现了首个可验证的量子优势。
乱序时间关联器(OTOC)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OTOC的计算方法,OTOC是一种特殊的量子关联函数,用于诊断多体系统中的量子混沌、扰乱和信息传播。
“这是历史上首次有量子计算机成功运行了超越超级计算机能力的可验证算法。量子可验证性意味着我们可以在量子计算机上——或任何其他同等性能的设备上——重复运行该算法并得到相同结果,从而验证其正确性。这种可重复且超越经典计算的能力为可扩展验证奠定了基础,使量子计算机更接近成为实际应用工具。”谷歌在其博客中写道。阅读原文.
与此同时,IBM正在开发IBM Quantum Starling,据称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台大规模、容错的量子计算机”。该设备预计将于2029年交付客户。
随着量子技术的加速发展和时间表的缩短,以太坊对早期量子防护的推动标志着区块链行业的一种重大转变:网络可能很快需要为新的密码学时代做好准备——在这个时代,量子安全将成为基本要求,而非未来的设想。
此外,Buterin提出了量子抵抗的重要性,并列出了一系列正在探索的长期改进方案,包括支持零知识证明的虚拟机、支持零知识证明的哈希函数(如Poseidon)、形式化验证、最优共识以及更快的最终确认机制。
中期(2025-2026年)路线图聚焦可扩展性,包括提高气体限制、EIP-7732等升级,以及块级访问列表(使节点能够并行处理),以提升吞吐量而不影响去中心化。
展望未来(2026-2027年),Buterin概述了以抵抗审查、去中心化升级和增强账户抽象为核心的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