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比特币的机构需求出现显著下滑。数据显示,11月份现货ETF的资金流出量高达23亿美元,较近期峰值下降了60%,引发了市场对潜在调整的担忧。
这一趋势反映了 为期三周的去风险化阶段,期间累计撤资达26亿美元。 由于宏观经济形势不明朗 投资者纷纷转向现金、债券和黄金等避险资产,导致比特币ETF资金加速流出。此前,2月25日曾创下11亿美元的单日资金流出纪录。 这一现象凸显了市场的谨慎情绪 随着美国政府结束历史性的停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也有所降低。11月13日,比特币价格跌破10万美元大关后抛售潮进一步加剧,24小时内下跌4.8%,最低触及94,890.52美元,为2025年5月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衍生品市场的仓位变化也加剧了下跌压力。随着比特币价格暴跌,价值1.9亿美元的多头期货合约遭到清算,进一步触发了机构的风险限额机制,导致ETF赎回规模扩大。与此同时,部分资金轮动至其他加密资产,如XRP和索拉纳,但这些资产的ETF表现依然温和。
然而,并非所有机构都在撤退。 哈佛大学的捐赠基金逆势而行,增持了贝莱德比特币ETF,持仓规模达到4.428亿美元,逆转了大规模提款的趋势。 与此同时,MicroStrategy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塞勒证实 该公司正在“加速购买”比特币,目前已累计购入487枚,总价值约4990万美元(按11月初价格计算)。这些举动表明,不同机构在应对市场波动时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值得注意的是,资金流出并不意味着比特币ETF存在结构性缺陷。
其高效的兑换机制 确保了运营不会受到干扰。目前,比特币ETF的总资产管理规模仍超过800亿美元,26亿美元的赎回额仅占总持仓的3%,这一比例与不确定时期的例行再平衡一致。 分析师指出 此次回调符合避险时期的历史模式,例如比特币在10月份达到126,000美元峰值后出现的波动。与此同时,制度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以适应市场需求。
Anchorage Digital与Mezo联合推出 一项低成本比特币抵押贷款计划,允许机构以1%的固定利率利用其持有的比特币进行融资。此外, Cantor Fitzgerald与Maple Finance 也推出了比特币抵押贷款服务,标志着华尔街对加密货币信贷市场的接受度日益提高。这些创新旨在提升持有者在当前抛售潮中的流动性。监管政策的变化也在持续影响行业格局。
《天才法案》的颁布 预示着美国政府计划在2025年建立支付稳定币框架,强制要求1:1的储备金支持和更严格的监管。同时,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比特币战略储备计划——将没收的比特币分配至永久基金——也取得进展,捷克国家银行也在探索类似的储备机制。比特币未来走势的关键在于能否稳定在关键支撑位上方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的明朗化。
目前,比特币价格较10月份高点已下跌25% 正考验其技术韧性。这究竟是投降式触底还是进入长期盘整阶段尚不明确,但机构投资者的轮动和产品创新表明,市场正在迈向新的成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