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严厉的经济制裁和联合国施压下,伊朗逐渐将加密货币视为维持国际贸易与创造收入的重要工具。
11月6日至7日,伊朗首届国际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大会——deBlock峰会在德黑兰的伊朗国家广播电视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此次峰会聚焦区块链与加密货币领域的创新,伊朗议会议长穆罕默德·巴格尔·加利巴夫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
加利巴夫在演讲中指出,数字货币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实现经济独立的战略杠杆。
全球经济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金砖国家等国际合作框架为各国创造了战略机遇。对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而言,这一框架可作为金融交流的有效工具。
加利巴夫进一步表示,伊朗议会愿与学术界、研究人员及企业界在该领域展开合作。他强调,对于受到严格金融管制的国家来说,使用数字货币进行结算已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并补充道:“独立国家也能从这些新的支付方式中受益。”
8月28日,法国、德国和英国(即“E3”)正式启动根据2015年伊朗核协议(JCPOA)的恢复过程。E3指责伊朗囤积了大量高浓缩铀(HEU),超出JCPOA允许的范围。
“快速恢复”是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中的预先商定条款,也是伊核协议的基础。一旦触发,将启动为期30天的期限;若在此期间未达成新决议或协议,先前解除的联合国制裁将自动恢复。
恢复的制裁措施包括一系列经济和安全限制:武器禁运、资产冻结、导弹限制等。
随着银行监管的收紧,伊朗找到了绕过传统支付系统的方法,即使用加密货币。即使像SWIFT这样的常规渠道被封锁,数字货币仍使伊朗实体能够进行跨境交易。
尽管目标远大,但伊朗业内人士对该国的加密货币框架仍持谨慎态度。例如,Wallex Iran首席执行官Ehsan Mehdizadeh批评伊朗加密货币框架缺乏透明度和清晰度,认为监管机构尚未充分理解区块链的运作机制。
此外,伊朗中央银行(CBI)对加密货币活动实施严格监管,导致民众无法在国内交易所自由地将里亚尔兑换成数字资产,从而限制了加密货币在伊朗的流入与流出。
尽管如此,伊朗得益于极低的电力成本,使得比特币挖矿极具成本效益。然而,针对矿工的电力补贴引发了争议,包括议会经济委员会主席沙姆斯丁·侯赛尼在内的多位领导人对这些能源政策的公平性表示担忧。
与此同时,金砖国家经济集团(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伊朗、阿联酋、印度尼西亚和南非组成)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跨境支付体系,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金砖国家加征100%关税,进一步加剧了与美国的紧张关系,也促使金砖国家更加坚定寻求替代支付体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