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式启动了名为“Project Ensemble”的试点项目,旨在测试代币化存款和数字资产在真实价值交易中的应用。这一举措彰显了香港致力于成为全球加密货币中心的决心。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作为事实上的中央银行,于本周四宣布,试点项目的启动标志着该计划从沙盒实验阶段迈向实际的、具有真实价值结算的阶段。香港金融管理局称,这是香港加密货币发展路线图中的“关键一步”。
早在2024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便推出了“Project Ensemble”,旨在通过电子港元将代币化技术融入传统银行业,并为此搭建了一个沙盒环境。该沙盒环境允许参与的银行及行业合作伙伴利用实验性的代币化存款,测试端到端的数字资产结算流程。
据悉,新的试点项目预计将持续至2026年,初期的重点将放在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交易、实时流动性管理以及资金优化等领域。
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划,在试点阶段,银行间的结算将首先由港元实时全额结算系统提供支持。随着时间推移,该系统将逐步升级,以支持基于代币化央行货币的全天候结算功能。
香港金融管理局行政总裁余文强表示:“这标志着创新与实施的交汇点,此前在集成沙盒中测试的概念和细节如今已应用于实际价值交易中,为市场参与者带来切实利益。”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行政总裁梁淑芬也指出:“要实现投资产品代币化的规模化,互操作性是至关重要的。”她补充道,“香港金融管理局今天宣布的这项举措是朝此方向迈出的关键一步,它将逐步允许银行间实现全天候实时结算代币化存款。”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试点项目正值亚洲主要金融中心加速发展代币化存款和链上结算基础设施之际。上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透露,计划试验以央行数字货币(CBDC)结算票据,具体细节将于明年公布。
此外,新加坡星展银行与摩根大通旗下的Kinexys上周也宣布,正在开发一种用于促进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代币化存款转移的互操作性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