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0xOptimus
编译 | Odaily 星球日报(@OdailyChina)
译者 | 叮当(@XiaMiPP)

专业自动做市商(Proprietary AMMs,简称 Prop AMMs)已经在 Solana 的 DeFi 生态中占据重要地位,贡献了主要交易对中超过 40% 的交易量。然而,这一创新模式在 EVM(以太坊虚拟机)生态中几乎是一片空白。尽管 Base 和 Optimism 等低成本、高效率的 Layer 2 网络已经出现,Prop AMM 却未能在这些网络中生根发芽。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这一现象:什么是 Prop AMM?为什么它在 EVM 上面临技术与经济障碍?以及未来可能推动其在 EVM 上发展的新架构。
Prop AMM 是一种由单一专业做市商主动管理流动性和定价的自动做市商(AMM)。与传统 AMM 不同的是,它不依赖大众被动提供资金,而是通过高频更新价格曲线来动态调整流动性。
传统 AMM(如 Uniswap v2)通常使用公式 x * y = k 决定价格,其中 x 和 y 分别代表池中两种资产的数量,k 为恒定值。而 Prop AMM 的核心在于价格曲线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被高频更新(通常每秒更新多次)。由于大多数 Prop AMM 的内部机制属于“黑箱”,外界并不知道它们使用的确切算法。然而,Sui 链上的 Obric 智能合约代码是公开的,显示其不变量 k 是依赖于内部变量 mult_x、mult_y 和 concentration 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回顾传统 AMM 的定价方式。例如,在 Uniswap v2 上的 WETH-USDC 池中,假设初始状态有 100 WETH 和 400,000 USDC,则初始价格为 4,000 USDC/WETH。若用户买入 1 WETH,池中 USDC 将增加,WETH 减少,从而导致价格上升。这种现象称为“价格滑点”(slippage),正是价格曲线的核心特征。
Prop AMM 的成功离不开两项关键条件:更新成本低和优先执行权。Solana 的连续架构使其在这两方面表现出色:

相比之下,EVM 的离散区块模型难以满足高频更新需求。做市商需要支付高昂的 Gas 费用,并且无法保证更新一定排在区块顶部,从而增加了被套利的风险。
在 EVM 上,写入操作的成本极高。例如,通过 SSTORE 操作码写入一个值可能需要消耗 22,100 gas(冷写入),而典型 AMM swap 消耗约 200,000–300,000 gas。这意味着更新与交换的 Gas 比例约为 1:10,远低于 Solana 的 1:1000。
这种高成本带来了两个问题:
此外,EVM 的状态增长问题也限制了降低写入成本的可能性。
要使 Prop AMM 在 EVM 上可行,关键在于解决更新成本和优先执行的问题。Uniswap 团队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全球存储智能合约 + 专门的区块构建器策略。

具体方案如下:
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抢先交易的问题,还降低了做市商的竞争成本。
Prop AMM 的可行性取决于廉价且优先执行的能力。尽管标准 EVM 架构存在诸多限制,但新的设计(如全球存储智能合约和区块构建器策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性。未来,这种创新可能会彻底改变 EVM 上的 DeFi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