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史蒂夫·摩尔(Steve Moore)近日表示,长期讨论的金砖国家共同货币计划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想法”。他指出,全球市场不会轻易放弃美元,转而采用由卢布、人民币或雷亚尔等支持的货币篮子。
摩尔在福克斯商业频道发表评论之际,欧盟仍在努力应对2026年目标启动日期的分歧以及日益加剧的政治阻力。他直言:“谁还会相信卢布或巴西货币?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而且会一直保持这种地位。”
所谓的“金砖国家储备货币”(BRICS Reserve Unit)最初旨在为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提供一种共享的贸易结算媒介,埃及和伊朗后来也加入其中。然而,两年过去了,该项目几乎仅停留在讨论阶段。
2024年喀山峰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展示了金砖国家纸币的模型,并称其为“象征性的一步”。但他随后收回了关于放弃美元的言论,表示:“我们不是要对抗美元,但如果我们不被允许使用美元,我们就必须寻找替代方案。”
然而,在2025年巴西峰会上,热情明显冷却。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均未出席,共同货币问题也几乎没有出现在议程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首席财务官莱斯利·马斯多普向彭博社表示,这一概念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而非短期计划。“目前没有任何关于创建金砖国家货币的建议,”他表示。
印度方面则对提案保持距离。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重申,美元仍是全球稳定的基石:“我们不会试图取代它。世界需要的是更多的经济稳定,而不是更少。”
金砖国家内部意见分歧的同时,来自华盛顿的压力也在增加。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明确表示,任何削弱美元主导地位的企图都将付出代价。本月早些时候,他宣布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100%的关税,自11月1日起生效,并称这是捍卫“强势美元”政策的一部分。
特朗普去年12月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网站上警告称,支持金砖国家竞争货币的国家将彻底失去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他写道:“他们将面临100%的关税,并告别向我们的经济销售产品。”
尽管如此,克里姆林宫对此并不买账。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此举可能加速去美元化进程:“如果美国动用经济力量迫使各国使用美元,只会进一步推动它们转向本国货币。”
由于共同货币计划几乎停滞,金砖国家似乎正转向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系统。这些网络将允许各国绕过美国主导的SWIFT系统,而无需创建单一的统一货币。
即便如此,合作依然脆弱。2023年10月,印度拒绝了俄罗斯以人民币支付石油的请求,坚持使用美元或卢比——这一事件凸显了该组织内部的分歧。
美元仍然支撑着全球约90%的货币交易,而金砖国家尚未提出任何可信的计划来挑战这一主导地位。
随着2026年目标日期临近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摩尔的直率评估似乎与现实相符:金砖国家货币计划更多是一场政治闹剧,而非一场金融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