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希拉和她的丈夫利用周末时间开发了一款令人瞩目的产品:一款人工智能驱动的投资组合追踪器。这款名为 Rallies.AI 的平台现监控着总计 4000 万美元的散户投资。尽管希拉称其为“两位软件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之余完成的周末项目”,但该平台已经吸引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投资组合接入。
与此同时,大型交易平台也在积极推出创新功能。例如,Trading 212 推出的 AI 投资组合分析工具可以为用户提供多项关键指标,包括市盈率和近期业绩。然而,尽管一些用户抱怨其“极其不准确”,这些工具仍然备受欢迎。Robinhood 在最近的一次主题演讲中推出了新的 AI 投资助手 Cortex,虽然该公司明确警告该工具“可能不准确”,但用户的反应却异常热烈。
这一切表明了一个明确的趋势:散户投资者对人工智能辅助的需求极为迫切,即便现有技术尚未成熟,他们依然愿意接受。
尽管现有的法学硕士(LLM)在整合不同数据源进行分析时仍存在局限性,但这并未阻止散户投资者对人工智能交易助手的广泛使用。这种现象揭示了散户投资心理与现代市场复杂性的深层次联系。多年来,散户投资者被告知他们无法战胜市场,因此他们渴望任何形式的支持,以减轻金融决策中的孤独感。
“在我们这个工具出现之前,人们经常上传投资组合截图并寻求建议,”希拉解释道。她的平台在短短几个月内已处理了近 5 万个用户问题。“Reddit 的各种子版块上充斥着用户发布自己的投资组合截图并请求他人指点。”
需求如此强烈,以至于用户甚至愿意将大额资金托付给实验性系统。一位用户将其价值 800 万美元的投资组合与 Rallies.AI 关联,而其他用户则连接了价值数十万美元的资产。尽管这些平台附有详尽的免责声明,提醒用户其功能尚处于实验阶段且可能存在不准确性,但这并未影响用户的热情。
推动这一趋势的并非用户对人工智能能力的完全信任,而是对验证的深切需求。无论是 Trading 212 的人工智能分析还是 Robinhood 的 Cortex,都带有明确警告,称其“尚处于实验阶段”且“不保证准确性”。然而,用户依旧蜂拥而至。
吸引力在于,这些工具能够提供一个看似客观的系统来分析用户的投资决策。即使人工智能计算出的市盈率可能不准确,它仍然满足了用户最渴望的东西:对其投资方法的认可,或者至少有一位“合作伙伴”可以帮助讨论他们的选择。
“我觉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是,用户可以看到他们的投资组合在未来十年内的增长潜力,”希拉在谈到用户行为模式时表示。“创建一个几百美元的投资组合,然后测试假设,看看它在未来几十年内能否达到一百万美元甚至更多,这感觉非常酷。”
这种心理需求解释了为什么各大平台不断推出人工智能功能,尽管面临技术挑战。例如,Public 的 Alpha 定位为“投资副驾驶”,而 Robinhood 的 Cortex 则被描述为“口袋里的高级研究助手”。这些平台的措辞始终强调陪伴和指导,而非卓越的投资回报。
散户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的渴求,源于现代投资环境的复杂性。如今,投资者面临的选择、数据量和不确定性远超以往。ETF 数量高达数千只,期权策略需要理解复杂的希腊字母,而加密货币市场更是全天候运行。面对如此巨大的认知负担,传统理财顾问的高昂费用让许多年轻投资者望而却步。
机器人顾问虽能提供投资组合管理服务,但缺乏互动性和个性化指导。相比之下,人工智能助手有望填补这一空白,提供免费的个性化支持。
然而,当前对可靠工具的需求远远超过了技术本身的成熟度。例如,Trading 212 的准确性问题部分源于解析复杂金融工具的困难。对于投资信托等资产的底层持股情况,人工智能系统往往难以准确分析,这可能导致严重的投资组合分析错误。
一位用户指出:“我不确定是不是因为它无法确定投资信托等资产的底层持股情况,但这显然凸显了人工智能目前的局限性。”他的投资组合分析显示市盈率为 49 倍,而非实际的 12 倍。
这种对人工智能指导的迫切需求也引发了监管挑战,使得小型初创企业相比成熟机构更具优势。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评论道:“如果一个 OpenAI 模型根据某些数据推荐买入某只股票,而你最终亏损了,那么责任在谁?是 OpenAI、网站界面,还是依赖法学硕士做出决策的用户?”
小型平台能够快速行动,尝试大型受监管实体无法实现的功能。它们可以通过添加详尽的免责声明来规避责任,而成熟的经纪商则受到更严格的合规要求限制,任何可能被视为投资建议的功能都会引发合规问题。
这种动态解释了为何一对夫妻团队能够打造出吸引 4000 万美元追踪资产的产品,而大型金融机构却必须谨慎推出功能。法学硕士和代理人的世界正处在监管的灰色地带。
随着人工智能功能成为零售交易平台的竞争筹码,相关风险也在上升。Perplexity 的首席执行官指出,金融是他们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OpenAI 最近收购并关闭了一家投资组合追踪初创公司 Roi。目前,各大交易平台正在竞相开发人工智能助手。
“每个人都注意到了这个趋势,然后每个人都想加入进来,”希拉在谈及竞争态势时表示。“我相信他们意识到,有一大群人整天都在问财务问题。”
然而,客户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技术和监管框架的进步。用户现在就需要人工智能的指导,即使它并不完美。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平台正在构建实验性功能,并附带大量免责声明。监管机构仍在探索如何处理人工智能辅助金融服务。
这导致了一种潜在的危险局面:散户投资者正在使用他们迫切需要的人工智能工具,但这些工具可能尚未达到他们所期望的信任水平。他们对算法验证的渴望如此强烈,以至于可用性优先于准确性。
散户投资领域对人工智能助手的竞争,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较量,也是情感需求的满足——在日益复杂的金融世界中,投资者渴望获得指导和认可。除非这种复杂性得到解决,或传统的金融建议变得更加普及,否则散户投资者将继续依赖人工智能,无论其存在何种局限性。
这些工具可能会逐渐改进,但问题在于,在人工智能验证的渴望导致比市盈率计算错误更严重后果之前,监管框架和投资者教育是否能够跟上。
目前,散户投资者正用他们的投资组合投票,将数百万资产连接到实验性的人工智能平台。他们传递的信息很明确:他们宁愿接受不完美的指导,也不愿独自面对市场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