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还没有走上街头,我们大多数人也还没有整天与 AI 交谈。人们仍然因疾病而死亡,我们还不能轻松进入太空,宇宙中仍有许多我们无法理解的事物。”
然而,OpenAI 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近日在其个人网站上发表文章指出,尽管现实世界的许多问题仍未解决,但人类已经跨过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奇点”的早期阶段。
根据奥尔特曼的说法,“奇点”是一个理论上的时刻,即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超越人类,从而引发快速而不可预测的技术飞跃,并可能导致社会发生深远变革。“事件视界(event horizon)”则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不可逆转的临界点,意味着 AI 的发展方向已无法改变。
“从某种重要的意义上来说,ChatGPT 已经比任何曾经存在过的人类都要强大。数亿人每天都在依赖它完成越来越重要的任务;一个小小的新增能力可以带来巨大的正面影响;而一个微小的偏差,如果被数亿人放大,也可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奥尔特曼表示。
他强调:“我们已经越过了这个事件视界,起飞已经开始。” 在他看来,人类正进入一种“温和的奇点(Gentle Singularity)”,即渐进、可控地向强大数字智能过渡的过程,而不是突然剧烈的变化。
作为证据,他提到了 ChatGPT 自 2022 年公开发布以来的迅速普及。数据显示,到 2025 年 5 月,ChatGPT 拥有 8 亿名周活跃用户。尽管与作家和媒体之间存在持续的法律纠纷,也有声音呼吁暂停 AI 的开发,但 OpenAI 显然没有放慢脚步的迹象。
奥尔特曼指出,即使是技术上的微小进步,也可能带来巨大的好处。但在服务数亿用户的规模下,哪怕是一点点偏差,也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为了解决这些潜在问题,他提出了几点建议:
确保 AI 系统符合人类的长期目标,而非仅仅满足短期冲动;
避免由任何一个人、公司或国家集中控制;
立即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讨论,明确应以哪些价值观和边界来指导强大 AI 的发展。
奥尔特曼认为,未来五年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他预测,2025 年将见证能够执行真正认知任务的“代理”(agents)的出现;2026 年可能会迎来能发现新见解的系统;2027 年或许会出现能在现实世界中完成任务的机器人。
他进一步展望道:“到 2030 年,智力本身以及生成和执行想法的能力将变得普遍可得。” 他表示,人们从对 AI 的惊叹迅速转变为对它的期待,而最惊人的突破并不会像革命那样令人震惊——它们会变得稀松平常,成为市场准入的最低标准。
奥尔特曼写道:“这就是奇点的表现方式:奇迹变成日常,再变成基本要求。”
对于更远的未来,他描绘了一幅充满可能性的图景:“今天很难想象我们在 2035 年之前会发现什么;也许我们今年解决高能物理难题,明年就开始殖民外星;也许今年取得材料科学的重大突破,明年就实现了真正的高带宽脑机接口。”
他在文章的结尾中这样写道:“愿我们平稳地、呈指数级地、悄无声息地迈向超级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