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注重隐私的即时通讯应用(如 Signal)逐渐整合比特币,加密货币领域正迎来一次重大变革。截至2025年,由杰克·多尔西、彼得·托德等比特币支持者推动的“比特币信号活动”势头强劲,主张通过Cashu的Chaumian电子现金协议,在Signal庞大的7000万用户生态中实现私密的点对点(P2P)交易。
这一技术革新不仅标志着比特币迈向日常使用的关键一步,更契合了多尔西将比特币定位为“全球支付层”的愿景。
区块链消息应用程序市场的增长受到日益严重的隐私担忧和去中心化基础设施需求的推动。据预测,该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946亿美元激增至2035年的35013亿美元。Android以63.5%的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尤其在数据隐私至关重要的新兴市场表现出色。与此同时,比特币支付市场预计将以30%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到2035年达到200亿美元。
然而,Signal目前对Sentz(前身为MobileCoin)的依赖因其缺乏透明度和中心化治理而受到批评。相比之下,比特币的开源特性与Cashu的盲签机制提供了一种更加去中心化的替代方案,可能吸引那些重视抗审查性和金融主权的用户。如果成功,这种整合有望通过将比特币嵌入日常互动(例如打赏、群聊和微交易)来推动其大规模普及,同时保护用户隐私。
尽管比特币与即时通讯应用的整合备受关注,但像门罗币(XMR)和零币(ZEC)这样的隐私币依然占据重要地位。门罗币凭借其默认隐私功能(如环签名、隐身地址和RingCT)成为注重隐私用户的首选,而Zcash则通过可选的zk-SNARKs屏蔽交易在透明度与匿名性之间取得平衡。
然而,门罗币58.3亿美元和Zcash 36.5亿美元的市值,与比特币超过1.2万亿美元的市值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凸显了比特币在流动性和机构采用方面的优势。尽管如此,批评者指出比特币公共账本可能损害隐私,但支持者认为像Cashu和闪电网络这样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链下交易分离降低风险。
比特币大规模普及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欧盟拟议的“聊天控制”法案可能强制加密消息应用设置后门,这可能破坏Signal等平台的隐私模型。此外,比特币的透明性虽然有助于问责制,但可能与注重隐私用户的期望相冲突,从而带来声誉风险。
可扩展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尽管Cashu的Chaumian电子现金协议解决了隐私问题,但其中心化的铸币服务器可能成为单点故障。与此同时,闪电网络等第二层解决方案虽在改进,但仍面临高昂费用和微交易确认缓慢的问题。
比特币与注重隐私的即时通讯应用的融合不仅是技术实验,更是文化变革。到2035年,受用户对数据所有权和财务自主权需求的驱动,区块链即时通讯应用市场或将成为传统通信平台的重要竞争者。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一趋势带来了双重机遇:
然而,成功取决于执行力。Signal是否选择采用比特币,或将转向隐私币,都将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将比特币整合到注重隐私的即时通讯应用中是一项高风险、高回报的尝试。投资者需在对比特币大规模普及的乐观预期与对监管和技术风险的谨慎态度之间找到平衡。尽管门罗币和Zcash等隐私币提供了独特用例,但比特币的网络效应和机构支持使其成为主导力量。
随着“比特币换信号”运动的推进,有一点毋庸置疑:金融的未来将更加去中心化,而即时通讯应用正站在这一革命的最前沿。无论是通过比特币、隐私币还是混合解决方案,未来十年将重新定义我们沟通、交易以及保护数字身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