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立法者正在审议一项名为《参议院第1330号法案》的提案,该法案旨在通过区块链技术为国家预算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近年来,由于政府支出丑闻频发,公众对财政管理的监督呼声日益高涨。特别是在反腐败抗议活动中,针对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 (Ferdinand Marcos Jr.) 提及的约92亿美元公共工程项目涉嫌违规行为,社会要求加强问责。路透社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
这项法案由参议员保罗·贝尼尼奥·阿基诺四世于8月底提交,初始预算约为860万美元。与此同时,众议院也有多项相关提案正在与该法案协调推进。参议院听证会已于本月早些时候召开。
法律专家在接受解密采访时对该法案的目标表示支持,但对其高度技术化的方案提出警示,认为其可能带来更多风险而非有效遏制腐败。
菲律宾前总检察长弗洛林·希尔贝 (Florin Hilbay) 对此发表看法,质疑该系统是否真正解决了治理失效的核心问题。
希尔贝指出,围绕该法案的讨论似乎“令人困惑”,因为其中假设“使用区块链会自动提升透明度或防止腐败”。他在接受解密采访时表示:“当前的资金流追踪系统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改进,而集中式区块链也可能实现同样的效果。”
他还补充道:“如果区块链设计不当,它可能会沦为一种单纯的营销工具,而无法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当被问及如何避免公共金融数据被私有化或垄断时,希尔贝打了一个比方:“把预算——记录公共资金流动的国家账簿——想象成一条国家高速公路。而该提案可能导致这条‘公共高速公路’转变为由公私合作运营的模式。”
他进一步强调,尽管区块链承诺提高透明度,但由于其可能采用中心化架构,反而存在“使关键公共基础设施面临严重故障”的隐患。
“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是其完整性的结果,而不应仅仅因为支持者的说法就将其视为固有特性,”希尔贝说道。
Geronimo Law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兼执行律师拉塞尔·杰罗尼莫 (Russell Geronimo) 在接受解密采访时指出,虽然链上透明措施可以防止记录被篡改,但它并不能解决政府治理中的根本问题。
“目前的问题并不在于缺乏不可篡改的账本,而在于采购监督、审计、预算管控和举报人保护机制的薄弱,”他表示,“技术永远无法取代机构的诚信。”
杰罗尼莫还提到,该技术的应用可能“阻碍合法的更正和重新解释”,并强调公民“必须能够核实、质疑和修正政府发布的事实”。
此外,菲律宾金融科技律师协会在参议院听证会上表达了对私人实体控制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担忧。
该组织向媒体表示:“政府必须保留对所有预算数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而私人承包商仅作为技术服务提供商参与其中。”解密。
他们还呼吁采用开源协议和数据可移植性要求,以“防止供应商锁定”和“垄断局面的形成”,从而避免“公共信息系统事实上的私有化”。
完整的声明已提交至解密供公众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