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体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前夕。TD Cowen 分析师预测,随着传统金融机构加速采用数字基础设施,目前价值约 4.6 万亿美元的区块链资产可能在五年内飙升至超过 100 万亿美元。
曾经被视为“未来愿景”的代币化如今正逐步成为现实。摩根大通、美国银行、欧洲清算银行和 Tradeweb 等金融巨头已经开始探索基于区块链的结算系统。
区块链的核心是由信息块组成的数字链条,这些“区块”存储在公共数据库中,记录着各种交易数据。区块链通过去中心化的网络验证交易,并以安全、自动化的方式传输信息。每笔交易首先由一方创建区块,随后由网络中的数千甚至数百万台计算机进行验证。这一过程确保了数据的持续更新与不可篡改性。
区块链的安全性源于其防篡改特性。每个区块都有独特的历史记录,若要修改某一区块的内容,则需要同时更改整个链条中的数百万条其他记录。这使得区块链具有三大核心优势:去中心化、透明化和不可篡改。
推动这一转型的动力显而易见:代币化资产能够显著降低交易成本,消除传统结算延迟,实现跨境交易在几秒钟内完成,而不是耗费数天时间。TD Cowen 指出,链上资本的迅速增长不仅反映了技术的进步,也表明银行和政府正在联合支持数字化标准的普及。无论是国债还是房地产,代币化工具已经在实践中展现出全天候运作的能力,为可编程金融与传统市场的无缝融合铺平了道路。
过去对区块链技术持谨慎态度的监管机构,如今开始制定鼓励代币化的框架。例如,英国即将任命一位“数字市场领军人物”,负责推动批发金融领域的区块链整合。此外,跨大西洋银行正在开发一种类似于稳定币的工具,作为数字结算的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市场需求同样强劲。道富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机构投资者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其数字资产配置将翻一番。许多人预测,到 2030 年,代币化资产可能占其投资组合的四分之一。Robinhood 领导层也表示,代币化框架将在 2020 年代末支撑大多数全球市场。
TD Cowen 分析师认为,这些力量——清晰的监管政策、企业的大规模采用以及共享的技术标准——正在为金融行业拐点的到来奠定基础。一旦各机构从试点项目转向全面生产,代币化资本市场将迎来真正的爆发,重塑数万亿美元在全球经济中的流动方式。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