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日,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召开了一场题为“审查数字资产税收”(Examining the Taxation of Digital Assets)的听证会,由委员会主席Mike Crapo主持。参会代表涵盖政策研究、法律实务、交易平台及行业协会等四个层面,全面探讨了数字资产税收政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此次会议不仅是对行业诉求的集中表达,也为后续监管规则制定和国会立法提供了重要参考。
现行税法要求纳税人逐笔追踪并申报所有数字资产交易收益。是否应比照《美国国内税收法典》第988条关于外币交易的规定,为低金额交易(如200美元以下)设立免税门槛?
主要观点:
Jason Somensatto(Coin Center)指出,加密支付在税务层面被当作资产买卖,造成用户每次购买商品或支付手续费都要计算成本基础与资本收益,几乎不可操作。他认为引入de minimis免税可使加密资产在零售支付中具备可行性。
Lawrence Zlatkin(Coinbase)从合规执行角度说明,Coinbase每年处理数十亿笔微交易,如果逐笔计算收益将使平台与用户都无法满足信息披露要求。他认为设立门槛是减轻系统摩擦的必要步骤。
Andrea S. Kramer(ASKramer Law)则从法律一致性角度反对,认为豁免必须有明确法源,并担心小额豁免会成为避税通道。
Sen. Elizabeth Warren补充道,大规模豁免可能造成数十亿美元收入损失,等同于对加密行业的隐性补贴。
IRS当前规定虚拟货币挖矿所得在“取得时”计入收入。随着质押机制普及,是否应调整到处置时纳税成为焦点。
主要观点:
Lawrence Zlatkin主张延迟课税,指出多数质押奖励代币在取得时无二级市场或流动性,立即纳税会产生“幻影收入”。
Jason Somensatto补充称,质押奖励的价值波动极大,IRS缺乏确定估值的能力,在取得时征税既不公平也不可操作。
Annette Nellen提出技术性折中方案,建议由财政部设立“安全港”,根据代币流动性和锁定期确定纳税时点。
《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案》(IIJA, 2021)要求“经纪商”向IRS报送数字资产交易信息,但财政部拟议规则将DeFi协议、非托管钱包及代码开发者纳入范围,引发争议。
主要观点:
Lawrence Zlatkin建议先以托管型平台为主体实施报送,再逐步扩展。
Jason Somensatto从合宪性与隐私角度出发,认为要求去中心化协议报送超越《银行保密法》授权。
Ron Wyden总结指出,国会需在透明度和可执行性之间找到新的边界。
现行洗售规则适用于证券,未涵盖数字资产。投资者可通过快速卖出再买回制造亏损抵税。
主要观点:
Sen. Chuck Grassley提出应将规则扩展至数字资产以防滥用。
Andrea S. Kramer指出扩展规则是维护公平的必要步骤。
Lawrence Zlatkin提醒应评估市场影响,强制延迟回购期可能削弱流动性。
近年来,随着数字资产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美国税务机关的关注度和审查力度同步增强。从2014年首次将虚拟货币界定为财产开始,IRS陆续就硬分叉、空投、信息披露以及经纪商报告义务等问题发布规范,逐步搭建起应对新兴资产的制度框架。
这场听证会不仅是一次深刻的技术性讨论,也是一次关于数字资产在美国税收体系中定位的战略对话。可以预见,美国数字资产税制正处于补丁式修复与系统性重塑的交汇点。未来数年,美国如何在扩大税基与支持创新之间找到可持续的平衡,不仅将影响本国税收治理的走向,也将塑造全球加密市场的合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