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最大的创作者 Jimmy Donaldson(MrBeast)近期对 AI 生成的视频工具可能对创作者经济带来的颠覆发出了警告。Donaldson 在 X 平台的一篇帖子中坦言,随着人工智能逐渐模糊真实内容和合成内容之间的界限,我们将进入一个“可怕的时代”。他的担忧来源于 OpenAI 的 Sora 和 Meta 的 Vibes 等平台的推出,这些工具允许用户通过 AI 驱动生成短视频,甚至包括数字化身。
唐纳森的忧虑并非空穴来风。今年早些时候,他在分析平台 Viewstats 上推出了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生成的缩略图工具,但很快因创作者和粉丝的强烈反对而下架了该工具。这一事件揭示了一个矛盾:如何在利用人工智能提高效率的同时,维护人类驱动内容的真实性。“我对 YouTube 社区的关心超乎你们的想象,”唐纳森表示,并承认社区对他的人工智能实验反应褒贬不一。
这种担忧与更广泛的行业趋势不谋而合。根据 HypeAuditor 在 2024 年对 620 位 Instagram 网红进行的一项调查,83% 的人已经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内容创作,但同时有 45% 的人担心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会让人类创作者更难脱颖而出。此外,64%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还担心人工智能会加剧社交平台上的内容过载问题。这些数据凸显了创作者们对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削弱原创性和受众参与度的忧虑。
尽管如此,人工智能也为内容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虚拟YouTuber(VTuber),例如拥有 270 万订阅者的 Bloo,已经证明了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合成角色创造收入的能力。与此同时,YouTube 自身也集成了 Veo(用于制作静态图像动画)以及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等工具,以帮助简化创作者的工作流程。YouTube 负责创作者产品的高管 Amjad Hanif 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为资源匮乏的创作者提供高质量的制作工具,从而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关于人工智能在内容创作中的作用,业界仍存在两极分化的声音。批评者指出,人工智能生成的视频往往缺乏人类创作内容的情感深度和叙事细腻,容易被用户批评为“低质量的垃圾”。然而,支持者则强调人工智能能够降低准入门槛,使创作者能够专注于创新而非技术执行。随着 Sora 和 Vibes 等平台的兴起,如何在技术进步与保护人类创造力之间取得平衡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财富 - [https://fortune.com/2025/10/07/mrbeast-jimmy-donaldson-ai-scary-times-content-creators-sora/](https://fortune.com/2025/10/07/mrbeast-jimmy-donaldson-ai-scary-times-content-creators-sora/)
[2] TechCrunch - [https://techcrunch.com/2025/10/06/mrbeast-says-ai-could-threaten-creators-livelihoods-calling-it-scary-times-for-the-industry/](https://techcrunch.com/2025/10/06/mrbeast-says-ai-could-threaten-creators-livelihoods-calling-it-scary-times-for-the-industry/)
[3] 商业内幕 -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mrbeast-calls-out-ai-as-a-threat-to-youtubers-livelihoods-2025-10](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mrbeast-calls-out-ai-as-a-threat-to-youtubers-livelihoods-2025-10)
[4] HypeAuditor - [https://hypeauditor.com/blog/what-do-instagram-influencers-think-about-ai/](https://hypeauditor.com/blog/what-do-instagram-influencers-think-abou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