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执法局(ED)近期加大了对加密货币相关诈骗的打击力度,成功破获了一起涉及数千万卢比的跨国诈骗网络。该网络利用数字资产清洗通过技术支持骗局获得的非法收益。执法部门在德里、诺伊达、古尔冈、哈里亚纳邦和孟买的15个地点展开联合搜查行动,目标直指一个针对美国和欧洲受害者的诈骗团伙。
据调查,这些嫌疑人伪装成微软和苹果的技术支持人员,谎称受害者账户被盗,借此骗取资金。诈骗所得被迅速兑换成加密货币或礼品卡,追踪到的非法资金高达数百万美元。数字证据显示,这是一场高度组织化的跨国犯罪活动,加密钱包和跨境转账成为资金流动的核心手段。
与此同时,印度中央调查局(CBI)还揭露了一起涉及35亿卢比的庞氏骗局。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媒体群组承诺高额加密货币投资回报,吸引投资者上当。行动覆盖印度七个邦,犯罪分子将非法所得转换为加密货币以掩盖来源。在突袭行动中,警方查获了价值超过38,414美元的数字资产以及342万卢比现金。CBI指出,诈骗团伙利用Telegram和WhatsApp群组传播虚假信息,并以25%-30%的不切实际年回报率诱惑受害者。
在另一宗案件中,印度执法局发现了一起金额高达60亿卢比的诈骗案,涉案网站模仿知名交易平台Coinbase,由一名因诈骗2000万美元曾在美入狱的印度公民策划。诈骗者通过操纵搜索引擎结果,将受害者引导至虚假客服热线,从而窃取其加密货币资产。被盗资金通过localbitcoins.com清算并兑换为印度卢比,其中1.5亿卢比被追踪至骗子的家庭账户。目前,该机构已冻结相关账户并扣押2.18亿卢比。
此外,执法局还调查了一起价值26亿卢比的诈骗案,涉及冒充执法人员进行虚假技术支持电话诈骗。受害者不仅来自印度,还包括国际用户。诈骗者向受害者施压要求支付“救援费”,随后迅速将资金兑换为加密货币,并分散存储于多个数字钱包中。警方在德里、诺伊达和德拉敦的11个地点展开突击搜查,缴获大量电子设备及加密钱包凭证,进一步揭示了洗钱网络的复杂性。
上述案件凸显了网络犯罪分子利用加密货币实施欺诈和洗钱的增长趋势。由于数字资产具备匿名性和跨境流通特性,复杂的犯罪计划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印度执法机构正逐步加强对加密货币交易的监管,依据《防止洗钱法》(PMLA)等法律框架追踪资金流向。随着全球监管机构努力应对加密货币带来的创新与风险双重挑战,印度采取的多管齐下策略——包括法务审计、国际合作和法律行动——标志着数字资产领域的监管或将迈入更加严格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