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矿业股近期表现抢眼,涨幅高达25%,其中嘉楠科技(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AN)的表现尤为突出。这一轮上涨引发了市场对其背后驱动因素的广泛讨论:是行业长期估值重估的信号,还是对短期需求的过度反应?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推动此次涨势的核心催化剂、评估其可持续性,并分析关键企业的财务状况。
嘉楠科技股价飙升的直接原因是一笔创纪录的美国订单——嘉楠耘智订购了5万台Avalon A15 Pro矿机,这是该公司三年来最大的一笔采购。这笔交易不仅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挖矿基础设施的兴趣增加,也表明美国正成为全球比特币挖矿的重要枢纽。得益于监管清晰化和低成本能源供应,嘉楠科技通过其位于美国和马来西亚的制造工厂成功避开了对中国设备的关税,展现了行业对全球供应链的高度适应能力。
此外,比特币价格在2025年末创下新高,进一步推动了矿业股的上涨。与此同时,高性能计算(HPC)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也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福布斯》报道指出,Block推出的Proto Rig模块化挖矿系统具备长达10年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硬件过时的问题并提高了能源效率。而像玛拉控股(MARA)这样的企业,则通过可再生能源和与亚马逊网络服务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增强了市场信心。
尽管前景乐观,但比特币矿业仍面临严峻的可持续发展挑战。据ScienceDirect研究显示,比特币挖矿每年消耗约138太瓦时(TWh)电力,占全球用电量的0.5%,其中84%的电力仍依赖化石燃料。尽管可再生能源使用率从2022年的37.6%上升至52.4%,但绿色挖矿者仍处于竞争劣势。比特币挖矿的“彩票式”机制使其更倾向于稳定且持续的能源供应,而非间歇性的风能或太阳能。
此外,2024年的减半事件将区块奖励削减了50%,迫使矿工优化效率以维持盈利能力。据Cointelegraph报道,Riot Platforms(RIOT)已升级至下一代ASIC矿机,如比特大陆的S21+和MicroBT的M66S+,能效达到16.5-17 J/TH。然而,利润率仍然承压:哈希价格(每太赫兹算力每日收益)从2024年4月的0.12美元降至2025年4月的0.049美元。
主要参与者的财务表现喜忧参半。据Benzinga报道,玛拉控股(MARA)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1.316亿美元,但低于分析师预期,调整后每股亏损0.34美元。CleanSpark(CLSK)预计每股亏损0.18美元,反映出该行业在平衡资本支出与盈利能力方面的艰难处境。然而,摩根大通对MARA的“增持”评级突显了其运营韧性,包括在全球哈希率面临挑战的情况下,比特币产量仍增长了5%。
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正在重新定义行业的价值主张。据Analytics Insight报道,比特币挖矿逐渐被视为能源基础设施的战略资产,Iris Energy(IREN)和STG Energy等公司正率先实现100%可再生能源运营。欧盟的MiCA框架和美国的能源信息披露要求等监管压力,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绿色转型。
比特币矿业股当前的涨势主要得益于技术创新和能源套利的双重驱动。Block的Proto Rig和人工智能驱动的运营效率工具(如Proto Fleet软件)标志着行业向耐用基础设施的转变。同时,向阿曼和阿联酋等低成本能源地区(电价低至0.035美元/千瓦时)的扩张,为利润率压缩提供了缓冲。
然而,行业的长期估值重估取决于其能否解决环境矛盾。尽管目前54.5%的挖矿业务使用可持续能源,但由于绿色矿工和传统矿工生产的比特币并无差异,可能面临来自气候意识强的投资者的集体惩罚。政策干预措施,如绿色挖矿补贴,可能会打破这一僵局。
比特币矿业股25%的暴涨反映了机构需求、硬件创新和能源套利的共同作用。虽然这些因素可能短期内引发过度乐观情绪,但行业的长期升值潜力在于其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并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融合的能力。对于投资者而言,关键在于区分那些拥有可扩展、节能运营的公司(如MARA、IREN)和那些依赖波动性化石燃料投入的公司。随着行业在减半后的格局中前行,能够将盈利能力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企业将成为最终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