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交易所(DEX)Aster近期因交易量数据的真实性问题引发了市场的广泛争议。据DefiLlama称,该平台已从其数据分析中移除Aster的永续合约交易数据,原因是怀疑该平台存在潜在的刷量交易行为。数据显示,Aster的交易量与币安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呈现几乎1:1的对应关系,这种异常现象引发了对透明度和诚信的担忧。
这一决定是在调查多个交易对(如XRPUSDT和ETHUSDT)后作出的,结果显示Aster的活动与币安高度相关,而竞争对手Hyperliquid则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模式。DefiLlama在发现镜像币安交易量后下架了Aster的数据,导致其原生代币ASTER价格在24小时内暴跌10%。DefiLlama强调,由于缺乏订单级数据验证能力,他们无法确保Aster交易数据的可靠性。
受此影响,ASTER代币价格在退市公告发布后的24小时内下跌至1.83美元,较此前的每周高点2.27美元大幅回落。分析师曾预测,该代币可能在10月份上涨35%,甚至达到10美元的目标价。然而,随着市场对Aster交易真实性的质疑加剧,部分交易员预计该代币价格可能进一步跌至1美元。
阿卡姆尽管市场整体情绪低迷,但区块链分析公司Arkham Intelligence追踪到一个巨鲸钱包购入了价值316万美元的ASTER代币,显示出部分大型投资者仍在积累资产。这一行为与更广泛的抛售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利益相关者复杂的情绪。
Aster的空投策略也为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定于2025年10月14日进行的第二阶段空投将解锁总供应量的4%,且无需锁定期即可立即交易。多位分析师警告称,这可能引发巨大的抛售压力,进一步压低代币价格。虽然该项目认为此举旨在实现公平分配和灵活性,但批评人士指出,在没有可验证数据支持的情况下推进空投可能会削弱用户信任。
社区对DefiLlama的决定反应不一。一些用户主张保留Aster的数据并附加警告标签,但平台坚持认为部分透明会扭曲永久总交易量指标。匿名影响者TechLead则表示,如果Aster能够成功将币安的流动性整合到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态中,这场争议或许将成为利好消息。
作为快速崛起的去中心化交易所,Aster的交易量曾在2025年9月25日达到600亿美元的日永续合约交易峰值,并在上线两周内累计交易量突破1万亿美元。然而,平台的支持率激增部分得益于币安创始人赵长鹏(CZ)的背书。如今,随着退市风波和空投相关波动的影响,市场开始重新审视这些数据的可持续性。
未来,市场观察人士将密切关注Aster能否通过提升透明度和重建信任来应对外界质疑,为DeFi行业的创新与数据完整性平衡提供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