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欧盟《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的实施,德国主要金融机构正积极进军加密货币领域,这标志着该国对数字资产的战略态度发生重大转变。
德意志银行 、Sparkassen-Finanzgruppe 和 Volksbanken Raiffeisenbanken 正致力于为机构和零售客户开发托管及交易平台,以符合 MiCA 的统一监管框架。这一趋势的背后驱动力在于客户需求的增长以及法律环境的明晰化。德意志银行与 Bitpanda 和 Taurus 合作,推出针对机构客户的加密货币托管服务;而 Sparkassen-Finanzgruppe 则计划将其 Sparkasse 应用程序扩展至支持 比特币 和以太坊交易,目标是到 2026 年中期吸引 5000 万用户。此外,Volksbanken Raiffeisenbanken 集团也通过与 Börse Stuttgart Digital 和 Atruvia 合作试点加密货币服务。MiCA 提供了覆盖欧盟范围内的加密资产服务法律框架,包括托管、交易和代币发行等业务。这种监管清晰性消除了以往的不确定性,使银行能够提供合规的解决方案,同时规避法律风险。德意志银行正在推进其 DAMA 2 项目——一项基于
以太坊 Layer-2 技术的创新方案,旨在实现资产代币化并支持稳定币发行。这些举措将德国定位为欧盟范围内机构级加密货币应用的潜在领导者,并可能在整个欧洲产生深远影响。市场的积极响应表明,加密货币正逐渐被视为一种合法资产类别。预计到 2025 年,近三分之一的德国人将持有加密货币,较 2022 年水平增长 450%,显示了散户兴趣的显著上升。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也在寻求安全且受监管的方式管理数字资产,德国银行的新平台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设计。例如,德意志银行的托管服务强调多层安全保障与审计追踪功能,使其具备与 Sygnum Bank 等行业领先机构竞争的能力。考虑到 Sparkassen 在德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其面向散户的服务或将进一步推动加密货币普及。
此外,德国的加密货币税收政策也受到监管环境的影响。持有超过一年的加密资产收益可享受免税待遇,而短期利润则需缴纳最高达 45% 的累进所得税。结合 MiCA 的合规要求,这些措施既鼓励创新又注重保护投资者权益。另外,根据即将于 2026 年 1 月生效的欧盟《行政合作指令》(DAC 8),所有加密资产提供商必须向税务机关报告交易详情,从而提升透明度。
尽管进展迅速,德国政府此前处理比特币储备的经验仍值得反思。2024 年,政府以每枚 57,900 美元的价格出售了 5 万枚比特币,获得 28.9 亿美元收入。然而,到 2025 年,比特币价格飙升至 12 万美元以上,这批比特币的价值已超过 60 亿美元,导致潜在损失高达 31.7 亿美元。这一决策与萨尔瓦多和不丹等国家增持比特币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在波动市场中制定战略性资产管理策略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德国银行业和监管机构的努力有望重塑欧洲金融格局。随着各大银行逐步进入加密货币领域,以及 MiCA 提供稳定的法律框架,加密货币正从一种高风险的投机性资产转变为机构投资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如何在推动创新的同时有效管理风险,特别是在面对复杂数字资产管理挑战时,仍是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