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表示,人工智能对蓝领工人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尽管人工智能为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机遇,但其实际效果尚不明确。他在彭博电视台的《华尔街周刊》节目中坦言:“我希望它能有所帮助,但目前还很难说。” 法利强调,人工智能如何改变制造业、技术工种和基础设施等关键行业尚无清晰的发展路径。他的言论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在劳动力市场中既是颠覆者又是潜在推动者的广泛讨论。
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的一项最新研究为法利的谨慎乐观提供了数据支持。根据2025年2月发布的报告,蓝领工人每周有4%的时间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为他们节省了约1%的工作时间。相比之下,从事计算机和数学工作的白领工人有11.7%的时间依赖人工智能,节省了2.5%的工作时间。这项研究覆盖了美国21.8%的劳动力,结果显示,在人工智能辅助下,生产力平均提高了33%。然而,蓝领工人从中获得的收益低于白领工人。
法利的担忧不仅限于生产力问题,还包括蓝领劳动力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他指出,美国目前正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缺少约60万名工厂工人和50万名建筑工人。这种短缺限制了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如数据中心和制造设施)的扩展能力。“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工人,又如何将这些设施搬回国内?”他在接受Axios采访时问道。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对技术工种的需求预计将显著增长。据ALFA研究所估算,10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投资有望在未来五年内为美国创造多达50万个就业岗位,涵盖建筑、制造和物流领域。
自动化的颠覆性潜力与其创造需求的能力之间的矛盾是法利分析的核心主题。虽然自动化历来减少了蓝领就业机会(例如在制造业),但人工智能可能会通过增加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扭转这一趋势。例如,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扩张需要大量建筑工人、电工和技术人员,而这些岗位目前供不应求。然而,法利警告称,过去的自动化技术往往削弱了蓝领工人的生产力,而非提升。“这些创新实际上从就业市场中夺走了一些工作岗位,”他指出,并呼吁制定政策以平衡技术进步与劳动力需求。
法利特别关注解决劳动力缺口的政策解决方案。他主张加大对职业培训、学徒制和监管改革的投资,以扩大关键行业的能力建设。“这是一个意识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他表示,并认为重塑对蓝领工作的认知与缓解当前的人员短缺问题同样重要。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也强调了战略性人工智能整合的重要性,建议企业应超越将人工智能视为效率工具的传统思维,转而专注于重新定义生产力,将创新与价值创造纳入考量。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加速推进,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动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成为一大关键挑战。尽管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估计,到2024年底,人工智能将推动总体生产率提升1.1%,但其全面的经济影响可能尚未完全体现在官方指标中。法利呼吁采取平衡策略——利用人工智能满足基础设施需求,同时降低劳动力流失的风险——反映了应对这一转型的复杂性。目前,汽车行业对熟练蓝领劳动力的高度依赖,凸显了将人工智能的潜力与不断变化的基本经济现实相结合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