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市场在10月份迎来了强劲开局,全球市值攀升至4.13万亿美元,在过去24小时内上涨超过1.4%。比特币价格突破12万美元大关,以太坊站上4540美元高位,瑞波币(XRP)再次冲破3美元关口。然而,在这一轮全面上涨中,Pi Network的价格却未能跟上步伐,反而在24小时内下跌超过3%,跌至0.26美元,引发了社区的广泛质疑。
Pi Network近期疲软表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第二大“鲸鱼”买家的缺席。这个钱包地址曾累计持有3.83亿个Pi代币,总价值超过1亿美元,但在十天前突然停止了购买行为。对于一个尚未在主流交易所上市且流动性有限的代币来说,失去一位如此重要的买家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
投资者的关注焦点集中在Pi Network的代币经济模型上。与比特币2100万枚的固定供应上限或以太坊通过每次交易销毁代币来减少供应的机制不同,Pi Network选择了将代币重新循环回系统的策略,而非永久性移除流通中的代币。
由于Pi的最大供应量高达1000亿枚,且缺乏稀缺性机制,许多投资者担心这会导致通货膨胀风险。多年参与挖矿的早期用户可能面临资产稀释的问题,而外部资本也因缺乏吸引力而不愿进入。
核心团队近期推出了一款测试网去中心化交易所,并由联合创始人范成雕博士出席了TOKEN2049大会。然而,这些更新并未提供关于代币经济模型调整或交易所上线时间表的具体信息。
与此同时,比特币的强劲上涨正推动资金流入其他山寨币,但Pi Network却未能从中受益。据专家分析,该项目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要么对其供应模式进行根本性调整,要么可能在日益重视稀缺性资产的市场环境中逐渐失去竞争力。
行业观察人士斯波克先生指出,Pi Network必须重新审视其经济模式。可行的解决方案包括引入回购计划——利用生态系统收入购买并锁定代币,或者实施与交易量和应用使用情况挂钩的代币销毁机制。如果不能采取这些措施,Pi Network可能会沦为一种虽有流通性但缺乏长期投资价值的代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