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密货币和加密货币倡导者应在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中占据多大影响力的讨论,已持续多年,并延续至2025年稳定币迅速崛起的时代。近期,《纽约时报》专栏批评稳定币的发展可能对美国全球领导地位构成威胁,认为地缘政治对手可能借此削弱美元主导地位,同时引发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之间的矛盾。这些反对稳定币及加密货币的观点并不新颖,且通常聚焦于加密货币扩张带来的弊端,令人联想到几个世纪前“野猫银行”的争议。
这种立场值得深入探讨,但将其简单视为过时或无关紧要则显得短视,也容易让人误以为加密货币行业只是科技公司的又一翻版——一味追求快速发展而忽视后果。换句话说,为了在技术和政策层面实现进一步突破,加密货币倡导者和稳定币开发者必须正面回应这些质疑。
然而,许多针对稳定币(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加密货币)的担忧忽略了现实情况及货币演变的趋势。接下来,我们将分析其中几点,并重新阐述为何稳定币不仅对美元持续占据主导地位至关重要,而且不可或缺。
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并非由单一国家保证,也不存在固定期限。然而,美国稳定币发行商不断证明,即便面对国内日益激烈的政治争论以及全球地缘政治竞争,对美元的需求依然旺盛。数据显示,90% 的稳定币按交易量计算均以美元为支撑,包括USDT和USDC在内的代币占据了总市值的80%以上。
此外,许多长期维护现有支付处理和银行体系的机构——如支付处理商、银行以及国际清算机构——也在积极接纳美元支持的代币在其内部运行。放弃这一优势将削弱美元及其贸易体系的作用,并为非美元竞争对手打开大门。
从人口规模和经济购买力来看,欧盟可被视为美国的一个重要竞争对手。然而,数字欧元项目的推进却一再受阻。最新消息显示,备受讨论的数字欧元计划已被推迟至2029年,鉴于持续存在的技术障碍和政治分歧,该项目似乎前景黯淡。
与此同时,美元支持的稳定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主导地位和增长,使得数字欧元项目难以追赶。部分政策制定者对美国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限制表达了不满,但事实是,欧元稳定币目前远远落后于市场上成熟的美元支持稳定币。
即便是美国几十年来最强大的政治与经济对手——中国,近年来也多次涉足区块链和加密资产领域。尽管中国对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资产实施了多项禁令和打击,并积极推进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发,但其CBDC项目进展缓慢。
最近,中国政府宣布将重点转向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看似再次效仿了美国的成功模式。尽管隐私、人权和技术管控等问题引发了广泛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正试图借鉴美国的经验。
总体而言,美元支持的稳定币不仅是美元主导地位的延伸,更是基于美元基础设施的技术创新。这对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而言,都是一项重要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