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Galaxy;编译:好币网
过去一周,加密货币领域的热门话题无疑是赵长鹏的最新项目Aster。这家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代币ASTER于一周前上线,并迅速跃居加密货币领域创收协议的榜首。
DefiLlama 9月27日的数据显示,Aster在24小时内的收入接近1400万美元,超过了Circle和Hyperliquid,仅次于Tether(2200万美元)。
考虑到大多数人在上周之前对Aster几乎一无所知,这一成就无疑令人惊叹。
AsterDEX诞生于2024年底,由收益基础设施提供商Astherus与永续合约交易所APX Finance合并而成。Aster提供一系列服务:基于BNB链、以太坊、Solana和Arbitrum的高级订单簿永续合约交易所(Aster Pro);一键式、抗MEV的永续合约(支持1001倍杠杆);配套的现货交易所(Aster Spot);以及收益基础设施(Aster Earn),其中包括一款收益稳定币(USDF)。此外,Aster的路线图还延伸至专为低摩擦交易设计的Aster链。
市场显然正在密切关注这一趋势。9月17日,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在推特上发布了关于Aster的消息,当时该代币的交易价格为0.17美元;截至本文撰写时,其价格已升至1.60美元,涨幅高达1,015%。
我们的看法:
Aster的永续合约业务直指加密货币领域最大的市场机遇之一。根据Coinglass的数据,永续合约目前的月交易量超过万亿美元,主要集中于包括币安、Bybit和OKX在内的中心化交易所(CEX)。相比之下,现货交易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中心化交易所(CEX)比率稳步上升。Hyperliquid已经证明,精简的永续合约基础设施能够快速扩展,是本轮周期中最大的赢家之一。如果永续合约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盈利潜力远高于其构建成本,那么新的竞争对手必然会蜂拥而至。
这正是我们所看到的趋势。Lighter、BULK、edgeX、Drift、Pacifica和Zeta等项目正在执行和费用路由方面采取不同的方法。预计Hyperliquid将遭遇更多“吸血鬼攻击”,并会有更多新参与者加入。鉴于链上永续合约的巨大关注,衍生品的DEX/CEX比率可能会上升。
在此背景下,Aster的策略似乎是通过整合来拓宽护城河。该项目得到了YZi Labs(币安创始人旗下的风险投资部门)的支持,通过将永续合约、现货、收益和稳定币结算整合到一处,旨在捕捉整个用户“会话”,而不仅仅是交易环节。更广泛地说,该项目引发的关注点燃了币安BNB智能链上的用户活跃度。
竞争的连锁反应已经开始显现。自Aster上线以来,Hyperliquid的HYPE代币已下跌约30%。即使是“王者”也难免受到那些能够吸引大量注意力的竞争对手的冲击。Aster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是由外界关于CZ和YZi Labs为推广该项目可能不惜一切代价的传闻和投机所驱动。但这也反映了现实——24小时收入翻番的成绩不容小觑。
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持久性。当故事新鲜、热门时,收入飙升相对容易,但维持长期吸引力则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