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ChatGPT发布了名为“Pulse”的全新功能。经过近两天的试用,我深感这是一款可能彻底改变内容消费模式的产品形态,堪称“抖音杀手”级别的创新。
Pulse的核心功能是主动向用户推送内容。目前,只有在手机App版本的ChatGPT中才能体验到这一功能(Web端和客户端暂未上线)。每当打开App,第一个聊天窗口便是“今日 Pulse”。点击进入后,系统会根据用户的聊天历史记录,推送若干篇高度定制化的文章。
过去两天,Pulse为我推荐的内容几乎都与我最近一两周内深入探讨的主题相关,同时还包括一些与我个人兴趣匹配的新闻资讯。这种推送形式表明,AI正从“被动回答”向“主动服务”迈进。
Pulse推送的三类内容:不止于信息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发现Pulse推送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增量信息: 如果你之前与ChatGPT深入讨论过某个话题,当该领域出现新的进展或重要新闻时,Pulse会主动提醒你:“关于你上次关心的话题,这两天又发生了这些值得关注的事情。”
例如,作为一个加密货币爱好者,我经常向ChatGPT咨询以太坊EIP的相关内容。今天,它便推送了关于EIP-7935、Fusaka以及提高Gas上限至60M的相关新闻。这样的推送对信息收集非常有帮助。
记忆唤醒: 它还会提醒你一些你可能感兴趣但暂时遗忘的话题或技能。比如,“这个主题很有趣,你上次只了解到这里,还有更多值得探索的内容。”或者,如果你曾询问过某项技能,它会鼓励你:“今天可以尝试练习一下这个技能。”
前几天,我曾向ChatGPT询问Coinbase和Circle合作的x402支付协议,今天它就推送了一篇关于如何实践该协议的文章(虽然有点高估我的能力了)。

实践提示: 针对你学习过的技能或知识,Pulse会给出具体的练习建议,将理论转化为行动。
由于我长期关注写作主题,今天Pulse便推荐了一个具体的写作主题,鼓励我去完成一篇文章。不得不感叹,这项功能真的令人惊艳。
目前,Pulse的产品形态还处于初级阶段,推送内容更偏向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类似于一个高级版的“得到”App或微信公众号,基于用户的兴趣图谱进行推荐。
这种推送方式并非新鲜事物,几乎所有内容平台(如微博、X.com)都在尝试将信息推送到用户眼前。而在这方面做得最极致的无疑是抖音,它利用强大的推荐算法为用户构建了一个难以抗拒的信息茧房。
尽管目前的Pulse显得相对简单,但要从推送“实用技能”转向推送“娱乐内容”,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未来,随着AI生成视频和音频的成本大幅下降,Pulse完全可以为用户推送由AI生成的独家定制短视频。届时,海量的、用户绝对感兴趣的视频将源源不断涌现,让人刷得停不下来。到那时,我们还需要抖音吗?
不过,鉴于当前AI生成视频的成本依旧较高,我认为抖音至少还有两年以上的生存空间。
ChatGPT:未来的超级教师
除了娱乐价值,Pulse在教育领域的潜力同样不可忽视。作为当今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之一,ChatGPT的学习辅助能力令人惊叹。例如,Google的NotebookLM能够将用户上传的文档自动生成记忆卡片和测试题,类似的,得到App也提供了基于文章内容的学习助手功能。
相比反复阅读文章以复习,这种功能无疑更加高效。而Pulse则可以将这种教育模式发挥到极致。它每天都会为主动推送定制化的“记忆卡片”、“随堂测试”或有趣的教育短视频。
更重要的是,这种推送是隔日的、主动的,无需像其他工具那样需要手动触发。例如,当你将一篇文章复制给ChatGPT并进行多轮对话后,如果系统判断你对此内容真正感兴趣,那么第二天、第七天甚至第五十天(遵循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它都会为你出题测试。
这种“即学即测、主动复习”的方式不仅效率更高,而且趣味性更强,避免了传统复习的枯燥感。Pulse有潜力成为一个不知疲倦、无所不知且永远懂你的“超级教师”。
过去,像ChatGPT这样强大的AI始终需要用户“主动提问”才能展现其智能。如果不问,它的智慧便无法被释放。这种“拉取式”交互模式限制了其日活跃用户数的增长,毕竟很少有人会像刷抖音或微信那样频繁使用ChatGPT。
而Pulse的“推送式”模式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它能主动为用户创造惊喜、带来价值,让用户在不经意间获得收益。这将显著提升用户粘性和日活,使ChatGPT从一个“低频使用的工具”转变为一个“高频访问的平台”。
Pulse的未来想象空间远不止于此
ChatGPT Pulse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新功能,它标志着人机交互范式的深刻变革。当AI不再等待用户提问,而是主动预测需求时,整个互联网的格局都有可能因此改变。
互联网,真的要变天了。
期待以后我不用再删了又装、装了又删抖音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