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银行通信网络 SWIFT 正在向区块链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测试其网络与分布式账本直接交互的能力。
据业内披露,SWIFT 已开始尝试链上消息传递,并着手设计用于银行间结算的专用代币。这标志着该组织正在重新定义其传统角色。
区块链的核心是由信息块组成的数字链条,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链”。这些区块由数据片段构成,当提到“区块”和“链”时,我们指的是存储在公共数据库中的数字信息。区块链提供了一种创新方式,可以自动且安全地传输信息。交易从一方创建一个区块开始,随后由网络上的数千甚至数百万台计算机进行验证。这种去中心化的账本不断扩展,新数据源源不断地被添加。
区块链之所以具有防篡改特性,是因为每条记录都有独特的历史,修改一条记录需要更改整个链条中数百万条其他记录。它基于三大核心原则:去中心化、透明化和不可篡改。
通过这一探索,SWIFT 希望将消息传递和结算整合到一个框架中,从而缩短交易时间,减少对中介机构的依赖,并满足日益增长的代币化金融需求。
此次试验的关键是 Linea,一条基于以太坊的 Layer 2 区块链。与以太坊主链相比,Linea 解决了高负载下速度慢且成本高昂的问题,采用了ZK-Rollup技术。
这是一种建立在以太坊上的二级协议,在链下运行,但由直接部署在以太坊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管理。
zk-rollup 技术通过压缩交易并高效结算,为高交易量的银行业务提供了可扩展性和低成本的优势。
此外,Linea 拥有自己的生态系统代币,并支持将以太坊质押者的流动性接入网络。对于 SWIFT 而言,与 Linea 合作不仅能够兼容以太坊庞大的基础设施,还能利用更快、更精简的环境。
这项计划不仅仅是一次区块链实验,其重点在于丰富的消息传递功能。传统的区块链转账通常仅限于将代币从一个地址转移到另一个地址,而 SWIFT 正在测试是否可以将额外的指令(如合规数据、结算条件甚至监管检查)直接嵌入链上活动。
如果成功,这将使银行不仅能承载价值,还能传递完成和审计交易所需的上下文信息,体现了区块链作为综合金融语言而非仅仅支付渠道的愿景。
除了链上消息传递外,SWIFT 还在探索专用银行间结算代币的概念。该代币将作为一种数字桥梁资产,允许机构直接在分布式账本上清算交易,无需等待外部对账。
这种代币不会取代法定货币(如美元、欧元、日元等),而是作为银行间快速、最终结算的可信数字代表。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广泛部署,它可以显著减少跨境支付中的摩擦——这是 SWIFT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的核心挑战之一。
SWIFT 决定与 Linea 测试这些功能,凸显了传统金融与基于以太坊的创新之间的深度融合。尽管试点项目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它反映了人们对未来银行系统可能需要与区块链基础设施无缝交互的认识。
对于加密货币行业而言,这一动向意义重大:全球银行业的骨干不再忽视分布式账本,而是积极努力将其纳入现有框架。这意味着未来数万亿美元的日常转账可能部分运行在以太坊兼容的轨道上,并由专用结算代币和丰富的链上消息传递标准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