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四个月中,加密货币以空前的速度渗透到传统金融体系中,深刻影响了银行和股票市场。这一波浪潮不仅为行业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同时也对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快速变化的趋势,我们将回顾过去几个月推动加密货币热潮的四大关键因素,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稳定币是否会持续繁荣?股票市场是否会有更多加密货币交易?股票能否通过加密代币形式在区块链上交易?这些疑问都值得关注。
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对加密货币的支持。他的政策将监管机构从对抗者转变为合作伙伴,并推动国会通过了首部加密货币相关立法,为行业的爆炸式增长铺平了道路。
事件回顾:今年7月,特朗普总统签署了一项关于稳定币的重要法案。稳定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通常与美元一比一挂钩,广泛用于加密货币市场的支付和抵押品交易。这类代币通过持有现金或短期国债等资产来维持其价值,类似于货币市场基金。
重要性:新法律赋予稳定币合法性,为其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打开了大门。这引起了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和支付行业的广泛关注,因为稳定币有可能使交易比传统电汇更高效、更经济。此外,在新兴市场中,美元支持的稳定币已被广泛用于对冲通胀、规避本地货币波动以及接收海外汇款。
然而,稳定币的普及也可能带来一些风险。例如,它可能会减少银行存款,从而限制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同时,支撑稳定币的国债需求增加,可能对债券市场产生连锁反应。
接下来会怎样:未来数月,监管机构将在行业游说的背景下协商稳定币的具体规则。一个核心争议点在于是否允许加密货币平台向稳定币投资者支付收益。此外,《清晰法案》预计也将提交国会,为加密货币行业提供更全面的监管框架。
事件回顾:过去,Tether 的 USDT 和 Circle 的 USDC 是市场上主导的两种稳定币,流通规模分别为 1710 亿美元和 740 亿美元。然而,近期出现了更多新型稳定币,许多初创公司、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纷纷加入这一领域。
例如,支付巨头 Stripe 推出了名为 Tempo 的区块链,专注于稳定币在工资支付和汇款等场景的应用。BNY 和摩根士丹利等传统金融机构也提供支持稳定币的服务,而摩根大通则推出了存款代币,允许用户在区块链上使用银行存款。
与此同时,稳定币市场的竞争也在加剧。Hyperliquid 等新兴交易所通过让用户投票选择稳定币发行商的方式引发了行业动荡,可能导致利润率下降。
重要性:稳定币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商家支付、跨国资金管理和银行间结算的重要工具。然而,这种增长也增加了加密货币波动溢出至传统金融体系的风险。一旦某个稳定币崩溃,可能会引发市场恐慌,甚至波及美国国债市场。
接下来会怎样:Tether 和 Circle 面临着来自新竞争者的巨大压力。未来的行业格局将取决于监管细节以及平台与发行人之间的合作模式。
事件回顾:越来越多的加密货币公司正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进入资本市场,并取得了显著成功。例如,稳定币发行商 Circle、区块链贷款机构 Figure 以及加密货币平台 Gemini 和 Bullish 在上市首日均录得大幅上涨。
律师指出,这是由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特朗普政府领导下对加密货币采取了更加友好的态度,为加密企业的上市提供了便利。
重要性:资本市场对这些公司的热情超出了行业预期。Circle 的股价自 IPO 以来飙升了 358%,而像 Gemini 这样的小型交易所尽管尚未盈利,也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
但需注意的是,部分公司实际上是在押注加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而这种增长具有高度波动性,可能将行业风险转移至证券市场。
接下来会怎样:包括 Kraken、OKX 和 Grayscale 在内的多家加密公司正准备上市,部分预计将在年内完成。此外,加密行业还试图进一步突破边界,通过代币化股票实现传统股票在区块链上的交易。
事件回顾:最引人注目的是模因股票与投机性加密货币的结合。例如,Strategy(原 Microstrategy)通过大量购入比特币,将其自身打造为股票市场的“加密货币代理”。
这种策略迅速蔓延至其他小型股票,它们争相成为各种代币的投资载体,包括以太坊、Solana 和狗狗币等。
根据 Architect Partners 的数据,今年已有超过 130 家美国上市公司宣布计划筹集总计 1370 亿美元用于购买加密货币。
重要性:尽管这些股票初期往往表现强劲,但从长期来看,投资者并未从中获益。数据显示,35 只此类股票自宣布购买计划以来的平均回报率为 -2.9%。
接下来会怎样:随着企业市值逐渐回归理性,融资难度可能增加,迫使一些公司放缓加密货币购买步伐。此外,纳斯达克正在加强对这些发行行为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