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至23日,我参加了由Uweb组织的2025年美国硅谷Crypto产业游学团活动。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让我对硅谷的科技创新生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硅谷是全球科技创新的核心地带,这次游学团在校长于佳宁的带领下,二十多位团员共同度过了信息量巨大的一周。通过这次游学,我不仅感受到硅谷作为科技圣地的魅力,也意识到团队资源叠加所带来的巨大能量场,这种形式让我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许多新思考。
由于此次行程的丰富性,我无法完整记录所有内容,仅将体会最深的几个要点整理成文。每节一个主题,独立成篇,旨在分享我的个人见解,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次硅谷之行的主要发现之一,是美国科技界普遍认为一轮Crypto的繁荣即将到来。无论参与程度深浅,几乎所有交流对象都认同这一趋势。他们认为,即使全球其他地区不跟进,仅凭美国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条件,已足以推动Crypto行业的迅速发展。
这种乐观情绪主要源于特朗普政府推出的Crypto新政。随着稳定币法案(GENIUS Act)和市场结构法案(CLARITY Act)的推进,以及核心成员对Crypto的公开支持,硅谷各界普遍认为Crypto将迎来长时间的大规模繁荣,并且美国将是这一轮繁荣的策源地和中心。
7月美国稳定币法案通过时,曾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讨论热潮。当时我预测,各大机构会迅速发行美元稳定币,形成一场“稳定币大战”。然而,这次硅谷之行使我发现自己的判断有误。
尽管不断有新的稳定币项目出现,如Hyperliquid宣布发行USDH,但银行和互联网大平台仍保持克制。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本次游学中,我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是否还有山寨季”。通过与行业专家的交流,我认为本轮牛市不会出现传统意义上的“山寨季”,而是将以现实世界资产(RWA)为核心。
主导玩家的变化、市场心态的转变以及行业主题的转移,都表明RWA将成为未来Crypto市场的主流。优质的RWA资产涌入后,市场的流动性将集中于此,推动整个行业迈向开放系统。
当前美国Crypto行业有三个热点主题:币股联动、美股上链和万物交易所。
硅谷之所以能成为全球最成功的科技创新特区,与其独特的“熟人圈层”文化密不可分。创业者和投资者通过强关系耦合在一起,经过长时间的选择和淘汰,形成了层次分明的信任圈层。
正是这种基于熟人社会的机制,使得硅谷能够在创业孵化方面表现出色。不过,这种模式是否能够复制到其他地方,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来到硅谷,自然绕不开AI。近期,“AI泡沫论”逐渐发酵,代表性人物如Gary Marcus对硅谷的AI发展模式提出了尖锐批评。
对于这一问题,硅谷内部存在三种态度:
尽管硅谷充满激情与创造力,但它也有封闭性和局限性。硅谷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往往忽视了外部世界的重大问题,尤其是普通人的福祉。
近年来,“黑暗启蒙主义”思想在硅谷流行,强调科技至上、精英治理,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倾向。硅谷虽然为人类文明带来了无数创新,但也需要认识到并非所有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