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eme币的速生速死到跨越80年的技术康波周期,人类总能在不同历史阶段找到某种力量、信念或组织方式来创造财富。回顾当前的历史坐标,可以发现币、股、债三者的交织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
自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以来,资本主义核心经济体经历了如下演变:
西班牙和葡萄牙——实物金银+残暴殖民种植园
荷兰——股票+公司制(荷兰东印度公司)
英国——金本位+殖民地剪刀差(武力统治+制度设计+帝国特惠制)
美国——美元+美债+军事据点(放弃直接殖民,控制重要据点)
每个后来者都会吸收前人的经验并加以创新,例如英国借鉴了荷兰的公司制,美国则延续了武力干预的传统。基于以上事实,经典资本主义运行轨迹呈现出两大显著特点:
霸权柯普定律:核心经济体规模不断扩大(荷兰->英国->美国);
经济债务周期:金融创新逐渐取代实物资产生产,通过新金融工具集资谋利。
杠杆最终崩溃:从荷兰股票到华尔街衍生品市场,回报率压力导致抵押品失灵,旧秩序瓦解,新兴经济体崛起。
如今,美国已触及全球统治的极限规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漫长博弈正悄然展开。
美债终将不可控,如同布尔战争后的大英帝国一样走向衰落,但为了体面收场,需要借助币、股、债等延长债务崩盘倒计时的金融产品。
币股债互为支柱,黄金与BTC共同支撑美债作为抵押品,稳定币则提升美元的全球采用率,使去杠杆过程中的损失更加社会化。
使人快乐的一切,无非梦幻。
生物进化的规律表明,越繁盛的物种越容易进入无序内卷阶段,而金融工具同样遵循这一趋势。代币经济学起源于比特币,其市值约2万亿美元,相较于近40万亿美元的美债规模,仅能起到缓解作用。
股票市场流动性成为代币的新支柱,Pre IPO市场化出现代币化可能,而DAT(财库战略)更是2025年上半年的主轴。
稳定币逐渐独立叙事,代币化基金和债务被视为RWA的新同义词,同时综合型ETF的资金流入也在增加。传统的ETF吞噬流动性的故事是否会重演?我们尚无法判断,但山寨币DAT和质押型ETF等形式已宣告杠杆上升周期的到来。
代币作为抵押物,在DeFi和传统金融领域均显乏力。链上需求USDC/USDT/USDS,它们本质上是美债的变体;链下则需稳定币成为新风尚。以下是六种主要的币股债结合方式:
ETF(期货、现货、质押、通用)
币股(金融化手段改造链上用途)
币企IPO(Circle代表稳定币趋势阶段性“硬顶”)
DAT(MSTR币股债 v.s ETH币股 v.s ENA/SOL/BNB/HYPE币)
代币化美债、基金(Ondo RWA主题)
Pre IPO市场代币化(尚未起量,处于危险沉寂期,尝试链上改造传统金融)
当山寨币DAT出现时,通常是长周期顶部的信号,但正如BTC横盘于10万美元附近,美元/美债虚拟化释放的动量仍需市场长时间消化,这可能持续数十年。
统计当前市场结构,币企IPO属于最高端、最小众赛道,仅有少数币企完成美股IPO,这表明将自身作为资产出售难度极高。
相比之下,围绕已有优质资产进行再销售较为简单,例如贝莱德在现货BTC和ETH ETF领域已成为巨头,新的质押型ETF和通用型ETF正成为竞赛焦点。
DAT策略公司一骑绝尘,是唯一实现币股债三方轮动的玩家,这表明市场认可BTC作为抵押物的安全性,也认可其资产价值。
未来,代币化股票将在以太坊和Solana之间展开竞争,但这更多体现技术服务色彩,而非资产捕捉能力。
所谓的杠杆周期,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任何好消息都值得涨两次,不断刺激杠杆升高,但在下跌周期,机构会优先卖出次级币种,逃向安全抵押品,散户最终被迫吃下所有损失。
随着马云买入ETH、华兴资本购入BNB、招银国际发行Solana代币化基金,全球经济体正通过区块链保持通联。
美国是柯普定律下的极限模式,面临复杂交织的局面。新时代的门罗主义并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区块链天然一体的特点使得其难以分割。
币股债的结合是庄家和散户换筹的过程,类似于“比特币涨,山寨币涨幅跟不上;比特币跌,山寨币跌幅更深”。具体而言:
上升期,机构利用杠杆逃向低估值高波动资产;下跌期,机构优先抛售山寨资产。
散户则相反,上升期更倾向于买入高波动资产,但资金规模有限,熊市时需卖出核心资产维持杠杆。
机构可承受更大回撤,散户被迫售出高价值资产给机构,进一步加剧自身困境。
周期结束时,杠杆崩溃,散户往往蒙受最大损失。
核心在于根据对抵押品的预期为杠杆率定价。
币股债让杠杆率和波动率同频,通过金融工程视角,混合稳定币可串联币股债三者形式。然而,高杠杆吸引TVL和散户交易的同时,也会推高波动率至临界点,项目方优先保护稳定币锚定率,最终散户接盘。
随后,多重杠杆周期可能出现,ENA财库出资人抛售股票,以维持其他财库公司的价值,但总有公司无法维持,小币种DAT率先爆破,进而波及大币种DAT公司,市场风声鹤唳。
币股债模型下,美股市场成为最终流动性来源,但也难逃联动效应下的冲击。
从六经注我,到我注六经。
币股债交织不仅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也是全球经济深度互联的缩影。一切终将归零,一切又将重启。